2008年4月1日
星期
“能深入美国社会的中国书籍还很少”

《狼图腾》行销110个国家,中国书正在走出国门

——访《狼图腾》译者葛浩文
木叶 实习生 谢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4-01    [打印] [关闭]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企鹅出版集团联合举办的英文版《狼图腾》中国首发式近期在故宫举行,11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以高价位卖掉海外版权的《狼图腾》成了近年来中国版权输出的标志性案例。

    企鹅出版集团计划销售200万册英文版《狼图腾》的信心,来源于著名美国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被旅美著名学者夏志清先生称为中国现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的葛浩文1960年前往中国台湾,从而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在近40年的中译英工作中,翻译了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巴金、萧红和莫言、苏童、冯骥才、贾平凹、阿来、王朔等人的40多部作品,甚至还翻译过“80后”作家春树的《北京娃娃》。英国《卫报》评论说:“《狼图腾》英文翻译的水平之高,使作品流畅生动,是大师和指挥的完美合作。”

    虽然许多中国批评家在文学性上对《狼图腾》评价不高,但葛浩文认为这本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可能是写评论的人比较愿意看一些实验性的、新派的或者纯文学的东西吧,所以在语法、修辞方面也希望姜戎的小说能往这个方向靠。而姜戎的表达方式正好是比较偏学者的。虽然这样,但他在故事的讲述与人物的塑造上面,都是很强的。所以仅从文学方面来评价价值高低,我认为有点狭窄”。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激发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主题的英语小说的巨大兴趣,此次英文版《狼图腾》能在海外获得巨大关注,对于文化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中国无疑是个很大的鼓励。“目前能深入美国社会的中国书籍还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影响比较好一点的可能就是莫言、苏童吧。我译了莫言的6本书,他的风格和文笔都很适合我来译,所以当初一看到他的书就很激动地去找他了。苏童的《米》也还不错,已经有些影响了。《我的帝王生涯》也是。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少的,希望将来会慢慢多起来。中国有很多很不错的作品,它们应该被译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莫干山路有一伙年轻人已经开始翻译了,有的已经出了两三本书了,将来是他们的。”

    对于《狼图腾》此次能吸引英语世界的注目,葛浩文衷心地希望那是因为异国情调的影响,而不是猎奇或2008奥运会等其他因素。“狼本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动物,它比狮子和老虎还引人关注,大概是因为它成群了。像杰克·伦敦写狼,但是故事里面主人翁往往是人。这个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往往是狼,所涉及的是全世界面对的一些大问题。比如说环保问题、文化与文化的交流甚至冲突等,这个牵扯到美国、亚洲、欧洲、非洲所遇到的问题都在里面有所反映。所以能够在这样一个故事里面体现,算是比较独特的了……”

    不过,在《狼图腾》的翻译过程中,葛浩文遇到了不少的障碍与问题:“这和我以往所译的文学作品有一些出入,姜戎不像一般作家所写的那么文学化,他是写实的,很多东西写的很直,这可能与他学院派的身份有关系。在故事的叙述方面,他常常毫不含糊,一定会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所以有的时候故事讲着讲着,突然就来了一段理论,还长篇大论的。这种现象以往是比较少见的。”

    虽然竭力想让中国作家的作品在经过翻译后还能具有原来的味道和美感,但葛浩文也不得不承认,有的翻译还是很难精准地传达原著的感觉。“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我写博士论文时的题材,我至今还认为这是一部杰作,也许再过几年我要重新翻译一遍,以赶上新的时代。可让我觉得失败的是我已经译过两次了,还是比不上原文。”

    除了还原的工作比较困难外,葛浩文也认为很多中国作品本身很有味道,一旦翻译以后,就失去了原本的语言魅力:“王安忆和白先勇的作品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中文很漂亮,译成英文后就不是很有戏剧性,不太能引起美国读者的关注。像王安忆的《富萍》和白先勇的《孽子》,我本人很喜欢的,但译成英文后就没有原来那么好看了,似乎失去了它原本所具有的内在的力量。”这种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区别,葛浩文笑称就像美国姑娘和中国姑娘一样,都很美丽,但美得不一样。

    较之于马悦然、顾彬等海外评论家与汉学家,葛浩文更甘于做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翻译家,他甚至自谦,我连“家”都算不上。“做翻译是从我内心出来的。要是我完全靠别人夸奖我,我早就洗手不干了。翻译有时也不讨好的……会弄得两方都不满意。作者觉得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忠实翻译出来,很不高兴。读者发现有任何一个小问题,一定是翻译的。不过没有关系,我认为让我日子过得痛快就可以了。”

    葛浩文还主张中国的写作者应该学一点英文或日语。不同于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认为的“中国作家不懂外语,对他们的创作影响很大,不如1949年以前的作家”,葛浩文觉得学英文主要是能够不必老靠着翻译看东西,而且能够多学一点中国作品、中国社会里面所没有的,扩大了中国作家的视野。“不过,没有也罢!很多外国作家,什么俄国的法国的,他们也不会外语。略萨(秘鲁)的英文漂亮,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也会,但是比较早的卡彭铁尔(古巴)不会外语也写很精彩的东西。”

    对于中国文学的未来,葛浩文非常乐观,“中国文学已经走过了那个模仿的时期,开始学会自我创造了,今后所发展的方向不会是退步,一定是进步;不会走向封闭的,而是自由的。怎么能不乐观?”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