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欺骗叫“策划”
笔者不认为上述言论仅系当事人应对媒体时的托词,也不认为盛建华有多么的反应机敏或能言善辩。通过另一则更详细介绍盛建华经历的报道可以认为:“虚构不是造假,旅游就是无中生有”早已像真理那样被信奉,并深入其骨髓。
据说,盛建华投资的浏阳古风洞曾搞了一个“虎宝宝丢失”的策划,即把动物园的小老虎找来,制造小老虎突然失踪的假相,让媒体报道,然后让游客参加寻找。此计划幸亏因故流产,否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对小老虎充满爱心的游客们着实被“涮”了一把,爱心也被狠狠地愚弄一回。
其实,“欺骗=策划”在当今有着太广泛的社会基础,彻头彻尾的商业欺骗一旦被蒙上一层“策划”的面纱,策划者、从中受益者的道德愧疚感便会荡然无存。盛建华经营风景区的重头戏就是“策划”,不仅其本人是“策划天才”,手下还有一个“良好的策划团队”。更重要的在于:惟利是图的商人的种种“策划”,常常能得到权力的默许甚至公开支持——
平江华南虎的“策划”以及实施,本来就是经县旅游局长“钦定”的;“旅游就是无中生有”,并非盛建华发明,而是出自一位副市长的尊口。
如今充斥荧屏的商品广告,有哪个不是经过了精心策划,有哪一单“策划”能完全避免无中生有?又有哪一则广告不在代表政府行使社会责任的工商部门的视线之内?需要什么就可能策划出什么,这实在有些可怕!平江旅游确实很需要一只“华南虎”,于是就“策划”出了华南虎;假如别的旅游景区需要一只恐龙呢?凭商业利益激发出来的不尽智慧,“策划”出恐龙也是有可能的。
一旦“欺骗=策划”成为了商家普遍尊崇的理念,还有什么商业伦理、道德底线可言?就像当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样,“策划”的潜力几乎是无穷的。问题在于,商家成功策划的得意和赚得丰厚利润的满足,完全以消费者被欺骗被损害为条件,这样的市场经济究竟能持续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