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日
星期
记述12355青少年服务台(热线)的第一本书在广西出版

百个案例精选 从心教育孩子

本报记者 甘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4-02    [打印] [关闭]
    广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曾经接过一个女生打来的求助电话,“我的自尊心很强,总是争强好胜,样样都想超过别人,想比别人漂亮,想比别人能干,想比别人成绩好……最近,班上改选班干,我原以为自己成绩好,一定可以被选为学习委员,谁知同学选的却是成绩不及我的另一位女同学,她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很忌恨她夺走了我的位置……”

    广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从2005年6月开通以来,类似的求助者很多。

    从2007年1月起,以柳州12355志愿者为主要力量,团广西区委组织专业志愿者从数千个案中筛选出有广泛代表性的涉及青少年做人、处事、心理、生理等方面的100个案例,加以详细剖析,编辑出版了《从心教育孩子——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案例精选》一书。该书分为“用心了解,从心了解——各阶段孩子心理特征及常见现象解析”和“孩子,请接受我们的爱——亲子活动方案”两篇。

    该书执行主编之一、团柳州市委书记宋震寰说:“我们希望这本书能为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了解青少年成长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历程提供真实素材,也对广大青少年在成长中遇到的为人处世、心理生理等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帮助这些孩子和父母

    曾有一位很有气质、打扮时尚的女士走进了该区某市12355热线办公室。她看上去被一些事困扰了很久,脸上布满了愁云。

    原来她的女儿已经上初二了,但是从来不懂得体贴和理解家长。这位女士委屈地说:“我家的条件比较优越,我就是平时工作很忙,但不管再忙,我的心里总是惦记着女儿,可以说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比如我要是出差几天,一定会给女儿留下几百块钱,生怕她上学的时候饿着;在家里,所有的家务事都是我做,女儿从小到大,连饭都没煮过一次;她放学回家时,我会把她的拖鞋早早放在门口,从来不用她动手;女儿说想要手机,我马上就买给她,简直是有求必应。然而女儿似乎从来没有体会到父母的付出,好像患了‘感情淡漠症’一样,对我们的爱心一点儿也不领情。平时不管我们多忙多累,她都跟没事人似的在一旁看她的电视或玩儿她的游戏机,连句关心问候的话都没有。我叫她去学习,她总是找各种理由推三阻四,晚上还经常跑出去和同学吃夜宵。孩子根本不知道我有多累,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就不应该生她……”

    据该书副主编、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副书记罗日新介绍,团区委组织志愿者对各市接听热线梳理后发现,绝大多数来电、来访、电子邮件反映的问题主要围绕两点:一是青少年无法与父母顺利沟通,渴望得到成长的指导;二是父母教育子女力不从心,渴望找到良好的与子女沟通交流方式。

    罗日新说,志愿者们越梳理这些信息越纳闷——今天的孩子们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拥有众多高级玩具和学习用具,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感受不到快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就选择逃避、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自杀?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拥有那么多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却感受不到亲情,不懂得感恩?

    用心剖析100个案例

    将热线咨询变成文字,服务社会,指导更多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激发更多的社会专业人士加入12355志愿者队伍,同时,更好地促进各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热线)建设,成为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编撰此书的目的。

    在书中有这样一则例子:

    一位母亲致电12355热线,焦急地说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已经连续多次从家中拿钱,数目从十多元至几百元不等。当家长追问孩子钱的用途,女儿说买光碟、书和化妆品了,并说手里要留些钱比较方便。家长却从女儿的房间里找到了许多诸如“超级女声”、韩国明星的书画和一些动画小人书。

    这位母亲认为女儿很懒,不爱学习,只会玩儿,而且专门玩儿乱七八糟的东西,从不肯看家长推荐的世界名著。喜欢和大人顶嘴,还爱撒谎。批评她多了,她干脆不和大人说话,进家就把房间门关起来。这位母亲非常着急:孩子不求上进,但现在和孩子关系那么差,根本无法沟通,如何教育她才好呢?

    志愿者问她:您发现您的女儿有哪些优点呢?

    这位母亲极快地回答:没有,没有一点是好的。她随即抛出一串抱怨:“我说她,‘大人讲你都不听,这么坏,以后你就准备去坐牢算了’!”

    志愿者耐心地问:“您再想想,她肯定有的。”

    冷静下来,这位母亲一琢磨,终于找到了孩子的闪光点,经过志愿者的帮助,半年后,她学会放下自己的架子,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的爱好和需求。如今,她和女儿关系缓和了,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而且她还成为了12355的义务宣传员,以自身的经历帮助那些有困惑的家长和孩子。

    记者在新书发布当天见到了这位母亲和她的女儿。

    这位母亲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其实不是孩子的错,大多是家长错误的爱,错误的做法造成的。”

    类似的案例在这本书里有100个。

    3月21日,在该书的首发式上,柳州市12355志愿者、该书主要编创人员也走下热线,与部分“案例中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他们中有些是曾经的“问题青少年”,经过12355志愿者长期的辅导,现在已经是走出一片天地的大学生;有些是曾经无法与孩子沟通,如今家庭和睦、关系和谐,前来答谢的家长;还有热心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愿意加入12355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机构和人员。

    与会者在交流会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畅谈12355热线对他们生活带来的有益影响甚至转变,有些长期通过热线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和家长,终于见到了热线那头和蔼可亲的志愿者,感动得掉泪。

    “献给青少年的书,更是献给千千万万家长的书”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为这本书作序,他在序中评价:“这本书是广大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志愿者用‘心’写下的工作体会,也是用‘心’记录的青少年成长心理历程。这既是献给青少年的书,更是献给千千万万家长的书。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必将帮助越来越多的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全社会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位12355志愿者在编完这本书稿后动情地说:“作为一名母亲和一名12355心理咨询志愿者,我与远在北方上大学的儿子共同感受着做志愿服务的乐趣,收获着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感悟。我的孩子教会我上网聊天、网购。他也是学校的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与我在电话上共同讨论热线个案,在QQ上与我争辩心理问题……可以想象,10年之后,他们这些年轻的心理咨询志愿者将会形成多么巨大的一股社会力量!在他们的帮助下,又将会减少多少家庭的困惑,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据了解,团柳州市委将以图书的出版为契机,在12355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推出心理和法律方面的4名首席志愿者,进一步深化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作用。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