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办高校为何坚持升团旗
她是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外译)外语乘务系大二学生。周一全院师生的“团旗下讲话”是外译自2003年建院以来的传统。
“老师们会总结上周的工作,安排一周的学习和活动。”丁彤丹说,学院团委举办大型活动时,还会有专门的仪仗队升团旗。在她心中,“团旗是一种精神的指引,每次看到团旗升起来,我都会知道努力的方向,然后规划自己应该做什么。”每天高高飘扬的团旗“陪伴和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一个民办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升团旗?
这一做法的倡导者外译党委书记、院长孙建中曾经做过十几年的共青团工作,他深知“抓住了共青团就是抓住了青年,抓住了青年就是抓住了学院的根本。升团旗是为了强化老师和同学的团组织意识,最大限度发挥凝聚和引领青年的作用。”
团旗升起来了,共青团工作怎么落到实处?外译团委首先在基层团建上下工夫,让团组织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外译团委书记陈乐音的另一个身份是4栋学生公寓的总指挥。外译实行封闭式管理,公寓是学生最集中和固定的生活空间。在工作中,她发现学生年级、专业不同,有相互交流的内在要求,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需要进行统一协调。经过研究讨论,外译团委决定在公寓建团。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团小组,半个楼层的宿舍组成一个团支部,半栋楼的团支部建成一个团总支。
“宿舍长也是团小组组长,各小组每周都会进行外语宿舍、主题宿舍等大比拼活动。”日语系大二学生苏晗说,刚入学时看见升团旗,觉得很神圣,慢慢地发现团组织就在身边,和自己的生活都融在一起了,大家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经历和感受也会在一起学习、分享。
据了解,外译目前在校生超过5200人,36个社团和学生会、青年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覆盖了全院三分之二的学生。
团学组织在学生中影响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大,外译团委决定按成员人数建立团组织,比如SPEAK OUT社团将近1000人,它就是一个团总支,下设句子类、单词类、口语类等团支部,各个团支部再分团小组。
通过公寓建团、社团建团,再加上传统的系内建团,外译现在共有28个团总支,138个团支部。陈乐音说:“春风不能只渡玉门关,我们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团组织活动中来。”
“团委的活动从来都不缺‘人气’。”外译五年制学生李新宇对第一次组织活动的失误记忆犹新,那次她负责“迎奥运口语训练营”策划,她安排了本班20个人在启动仪式上作宣誓代表。没想到很多其他班级同学找过来,询问为什么不让他们一起宣誓。
“现在我‘工作’成熟多啦,会全面考虑同学参与的积极性。”李新宇告诉记者,外译关于语言类和职业类的活动特别多,2004年入学以来,她参加了各种口语比赛和职业素质竞赛,从一个不敢讲话的小女孩成长为学生会的副主席,对人生有了明确的规划,“我的目标是开一家国际性的导游公司。”这个刚满18岁的女孩笑容灿烂又自信。
“共青团工作要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开展。”孙建中认为,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从业教育或岗位教育,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准职业人”。升团旗和团的活动都是融入学院培养“准职业人”的目标之中的,利用自身优势团结和带领学生,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首先要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才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养职业人才的作用。”在此理念下,外译团委针对青年教师还定期举办教学大比武、外语综合技能擂台赛、辅导员职业素质大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