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书压死的书店老板
新闻在报纸角落里,全文只有115字,几乎所有读者,轻轻地,就翻过去了。
后来,熟识的朋友相互通知,才知道货仓里迎面倒塌的,竟是整整20箱书。被埋葬的,原来是以前青文书屋的主人罗志华。
朋友们认识的罗志华,是埋头在书堆里不会招呼客人的“肥仔”;是对“青文”18年不离不弃的书店老板;是在文学光荣或不光荣的年代,一直坚持自资出版的“异类”;是“青文”倒闭,依然不愿变卖,租个小货仓守着书的“顽固分子”;是拮据到连电话费都缴付不起,收了朋友订金却无力出版的窘迫之人。
但谁也没料到这样一个结局,这个痴爱书的人,身体和书本腐烂在一起死掉。
事件过去一个月,仍然有许多文人,在自己的专栏里,一遍遍怀念,尽管他们与罗志华也许并不相识。如作家叶辉所言:“我们悼念罗志华,也是在悼念自己。一个过去的自己,过去的香港。”
1980年代的香港,但凡自称“读书人”的,没人不知道“青文”。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最著名的中文“二楼书店”,成立于1982年,在湾仔一栋大厦的二层,与一家英文书店“曙光”共享一个单位的两间屋。两家书店一中一英,选书精当,立时成了港岛出名的民间文化地标。“青文”卖经典,从柏杨、余光中、陈映真、殷海光到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也卖冷门,从青年诗歌到艰深哲学。梁文道说,当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逛书店的路线图,到了港岛,湾仔的‘青文’一定是核心。”他记忆里,“青文店面虽小,文学书的种类倒是很齐全。这些书后来一直没怎么动过,10年,20年,它们还在。”
罗志华1988年接手“青文”,经历了“二楼书店”在香港最辉煌也最凋零的时代。
辉煌时,他搞出版社,与朋友合作,自费出版“文化视野丛书”。从1996到2001年出了21本书,也斯、游静、黄碧云、陈冠中、叶辉……一排排写着“青文出版”,成了香港现代文学里的经典。
凋零时,“火烧书香地”,小书店开不下去,纷纷结业,原因不外乎租约期满、租金升高、大集团垄断、买书人少了、读书人少了……2004年,“曙光”关门,“青文”举步维艰。多了“曙光”寄卖的英文书,“青文”好像“垃圾仓”,书放得无序,蒙了尘的,黄了边角的,随处都是。
此时,青文书店和青文出版社,全部员工就只剩老板一人。
罗志华没日没夜,只是埋头在收银机后面,穿简陋的T恤,戴厚厚的镜片,连吃盒饭都不出来,忙着编书、校对。他租了复印机,承印了八期《诗潮》。还创办《青文评论丛书》,一人排版,一人印刷,一人装订,一人搬运,苦苦撑持,出版了四期。书店里的事情,自然没空清理。客人来了,爱理不理;书乱了,也爱理不理。朋友劝罗志华好好经营,要不就干脆放弃。他却说,懂书的人,乱也自然会来,然后憨厚一笑。
“在我看来,那是一场很不公平、也很不聪明,但非常了不起的‘一人战争’。”在纪念罗志华的悼文里,作家叶辉写道,“都说这个人是乐观的理想主义者,但跟他相熟的朋友都知道,他同时也是一头不懂得面对现实的鸵鸟。”
2006年8月31日,“青文”再也撑不下去,罗志华宣布:“暂时”结业。湾仔的大厦不能再呆了,书却不卖掉,因为“还等着复兴”。几十箱书搬到大角咀工业区工厂大厦10楼一个约10平方米的狭小货仓,罗志华把那里叫做“青文出版社的陈列室”,只是,不知有没有人光顾过。
不少出版计划还在手上,收了朋友的订金,答应了出版,又窘迫得没法交代。叶辉说,最后一年,罗志华没有出席什么公开场合,只是在电话里和朋友一遍一遍解释,讲述他的“出版社计划”、“复兴计划”。
罗志华去世后,他的家里人整理物品时才看到,原来他已经租好了新的地方,单据都有了,还装好了计算机和排版机。原来,“青文复兴”,不是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