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学着与命运和解
3月29日下午,在一场主题为“乐观”的积极心理学沙龙上,作为嘉宾的安意如和主持人汪冰博士一起,与学员们分享了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才是最关键的
“我13岁的时候就与命运和解了。”安意如说,这个和解的过程,却是个被生活强烈冲击的过程。
因为生病,安意如很早就发现自己走路的姿势和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那时她觉得,只要牵着母亲的手,而不是拄着手杖上街,别人就看不出来自己的腿有毛病。因为这个,她被训斥了一顿。妈妈严厉地问她:“你是要一辈子牵着我,还是拄着拐杖自己走?”
大哭一场之后,安意如选择了依靠自己。很快,她可以坦然地在人群中拄着拐杖,从容地面对别人的眼光。“很多时候,不认识的人多看我几眼,是因为他们对我很好奇。我把这理解为一种善意,他们是想看一看,我是否需要帮助。”
她渐渐领悟到,别人怎么看并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才是最关键的。于是她在去各地求医的过程中爱上了旅游,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四处找工作,直到她有机会当上了一名自由撰稿人,进而成为颇有名气的畅销书作家。
“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疾病真的是上天给我的苦难吗?如果腿的问题解决了,我的一生就一帆风顺了吗?当然不是!”她说,“所以就接受它好了,不把某一点的挫折泛化到整个生命,不让负面事件的破坏力延展,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从“受害者”变成“幸存者”
听完安意如的故事,主持人汪冰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小练习。“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曾经发生过一些不好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创伤。但现在,能不能试着换一种思维方式——从‘我是某件事情的受害者’,变成‘我是某件事情的幸存者’。”
现场立刻热闹了起来。
一名男士举手要求发言。“1994年我经营了一家旅行社,一帆风顺,也挣到了不少钱。直到1997年,因为一次无法调解的意外,我被消费者告上了法庭。”他说,那一年是他人生的最低谷:官司的事情一拖再拖,旅行社经营惨淡,其他相关的生意也相继倒闭,保险柜被盗,客户名片被手下人复印,所有资源被挖空……“后来官司虽然打赢了,但过了很长时间我在事业上才又慢慢缓过来。就是那一年,我学到了很多以前顺利的时候学不到的东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管我做什么,都始终抱有一个信念,永远不要和消费者打官司——因为即便是打赢了官司,但从长远来说,你始终是输家。”
“思维方式的转变,就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汪冰总结说,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怎么解释好事情和坏事情。当好事情发生时,乐观的人通常把它理解为永久的、普遍的、内在的,而悲观的人则认为,这是偶然的、暂时的和外在的;对于坏事情,乐观者更愿意解释为偶然的、暂时的和外在的,而悲观者则觉得是永久的、普遍的、内在的。“就像安意如说的,不把某一点的挫折泛化。所以,乐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能让我们更接近幸福。”
影响情绪的是那些“应该”和“必须”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坏事情,可为什么有的人就会因此消极悲观呢?
汪冰分析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惯性思维:第一,我要……这代表了人的预期,比如,我要有大房子,我要当一个好学生,我要成为最棒的人等等。第二,人们通常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公正的对待。第三,事情都是合乎逻辑的,如果我做到了上面的“第一”,那么“第二”就自然会发生,否则世界就太不公平了。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是一个优秀的人,我对男友很好,他自然就应该对我好,怎么可能背叛我呢?”“我努力工作,就能得到老板的赏识,理应升职。”“我从名校毕业,门门功课优秀,面试时表现很好,公司应该录用我。如果我被淘汰,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黑幕。”……
但问题是,与恋人分手、得不到升职或者没被公司录用的情况还是会发生。多数时候,事情往往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合乎逻辑,很多的“应该”和“必须”并不一定成为现实,我们不得不接受所谓的“不公平”和“没有逻辑”。
“我们往往在这些不幸事件之后感到情绪低落。”汪冰说,“其实,影响我们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那些‘应该’和‘必须’的信念。如果调整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看待很多事情时就会变得豁达和释然了。”他说,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应该是:如果我能做到当然最好,做不到也没关系;每个人都有缺点,别人也可能会犯错误;我做到了“第一”,“第二”发生了最好,没发生也不要紧,我可以接受。
“所以,试着放弃那些固有的信念,减少对外界的期望,发现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就会变得乐观起来。”汪冰说,“如果生活中总有阴影,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