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投资,国家审计力量薄弱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云南:社会审计力量助力国家审计
一个月前,天赢公司和其他14家社会中介机构一起,与云南省审计厅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今年上半年,这些中介机构将完成15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预计审计投资总额逾400亿元。这标志着该省大规模引进、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开始。
云南省审计厅厅长尹建业说,将社会审计力量引入国家审计,是提高审计开放度的具体体现。
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度和公开透明度。“发布审计公告是让公众检验审计结果,引入社会审计力量是让同行、其他专家来检验我们的审计过程——执行力度如何?有无官官相护?这对国家审计人员也是一种约束。”尹建业说。
据介绍,近年来云南省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额飞速增长,审计的广度、深度和审计覆盖面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2007年,全省审计机关审计投资总额187.4亿元,审计监督面仅占国有单位投资的15.6%;全省本级审计投资总额115.69亿元,审计监督面仅占省级国有单位投资的13.1%。
“云南省的审计工作在促进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审计监督的覆盖面还很低,远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尹建业说。
一面是仅有200多人的投资审计人员队伍,一面是每年近30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国家审计力量薄弱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云南省审计厅将目光投向了全省上千名具有相当专业资质的社会审计人员。
从1999年开始,该厅开始尝试向社会中介聘请“外援”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2003年还进一步出台文件将这一举措制度化和规范化。2005年通过公开招标选出15家社会中介进行合作。截至去年底,云南省审计厅组织社会中介共完成41个项目的投资审计,审计总额19亿元,核减虚结工程造价8864万元,节约投资3.5亿元。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这种合作模式被证明有效缓解了审计力量不足带来的压力。今年,云南省审计厅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即3年内全省本级审计监督占省级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比例从目前的13.1%上升到70%。大规模聘请“外援”势在必行。
云南省审计厅厅长尹建业从这几年与社会中介的合作中感到,“这是一项互利双赢的好事情”,社会中介机构弥补了国家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缺陷。
该厅投资审计处处长贾朝阳解释说,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工作已开始跳出财务收支的窠臼而越来越偏重于效益审计,这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支持,但国家审计机关难以配备这么多人才。“社会中介机构中有许多在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评估、法律等方面有专长、经验丰富的投资审计人才,他们的专业支持可以使我们的审计工作在工程质量分析和资金效益分析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
然而,担忧也不是没有。社会中介的少数从业人员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协助被审企业虚报工程造价的违规行为使这一行业备受指责,而被“外包”出去15个政府投资建设的审计项目中包括了交通建设、能源工程、水利建设各类项目,其中不乏昆明新机场建设项目这样令人瞩目的大型工程。如何控制审计质量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
贾朝阳说,云南省审计厅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作了充分的预估和防范。15家中介组织的近百名人员参加了业务培训,了解和熟悉了“八不准”审计纪律;同时,所有委托审计的项目费用都由财政支付,割断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杜绝“以审谋私”行为的发生。审计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由审计厅业务处人员担任,保证了审计机关的主导地位。
几年来,云南省审计厅没有收到过针对参与固投审计的社会审计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
参与合作的社会中介机构负责人都表示,这次合作对于本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我们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赢回人们的尊重,借此改变社会中介长期以来受指责的境况。”一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