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4日
星期
世说新旅

传统节日与文化记忆

燕海鸣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4-04    [打印] [关闭]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能够很清楚地记得去年、前年甚至多年前的生日是如何度过的,但却很难记起十几天前发生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的记忆被一套时间系统有规律地记录着。正如社会学家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揭示的,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深深地根植于他们所采用的历法当中。一年中,总有一些很普通的日升日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个来自纽约的朋友曾告诉我,他无法记得3天前他是否吃了午餐,但他却永远清晰地记得2001年9月11日那天午餐的价格。

    正因为历法如此近距离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传统节日也成为国人呼唤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和个人的记忆一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特定日子的周而复始,就产生了节日。这些节日一方面影响着人们在当天的活动,另一方面则加深了我们对一种文化的体验和认同,这是超越个人回忆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并不一定是一个群体对其经历的共同回忆,因为即使没有亲身经历,我们也同样可以和别人拥有共同的记忆。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总有一些故事、总有一些物品被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每一个群体,都需要一份能将所有成员凝聚起来的向心力,一个共同的神话传说、一组发黄的老照片、一座体育比赛的奖杯,总能将人们心底的情感唤起。

    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插茱萸,这些看似简单的习俗背后,是一个民族对其历史所付出的爱与感伤。当还是幼年的我们笨拙地模仿着大人们的动作,在除夕夜做出歪歪扭扭的饺子或是年糕时;当在海外求学的我们在中秋之夜举杯邀明月,思念远方的亲人之时,我们的双手已经穿越了时空,承担起了延续文化记忆的重托。

    有海外旅行经历的朋友,大都体验过他国节日风俗。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旅游点也开始重视开发这一部分文化,节日文化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环。

    将当地的传统节日文化包装开发,借以提升旅游点的品位,这种尝试我很赞同。但需要指出的是,节日风俗最好的载体是节日本身,在非节日的时间演绎节日风俗是值得商榷的。一个群体的传统风俗深深根植于它的文化土壤,离开了历史的沉淀,再精美的包装也无法深入人心。从村落到国家,人们的文化记忆总是追寻着时间行走的节奏,脱离了固定的节奏,记忆便不再清晰,生活也会失去美感。

    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立为法定节假日,曾是许多人多年的期待。人们曾经担心,如果不去立法纪念这些节日,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便会减弱,对共同文化的记忆,也就会随之逐渐淡漠。相反,在圣诞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正逐渐占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今天,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来自西方的文化象征,将会取代传统的节日,成为这一代人的“文化记忆”。连记忆都丢失了,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文化自觉”就更无从谈起了。

    一个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取决于他的个人经历;一代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今天,中国人迎来了近百年来第一个真正的“清明”,更多的传统节日正在弹落历史的灰尘,重新走进人们生活的节奏中,让我们从这个特别的日子开始,一点点拾起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忆”吧!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