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与文化记忆
正因为历法如此近距离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传统节日也成为国人呼唤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和个人的记忆一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特定日子的周而复始,就产生了节日。这些节日一方面影响着人们在当天的活动,另一方面则加深了我们对一种文化的体验和认同,这是超越个人回忆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并不一定是一个群体对其经历的共同回忆,因为即使没有亲身经历,我们也同样可以和别人拥有共同的记忆。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总有一些故事、总有一些物品被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每一个群体,都需要一份能将所有成员凝聚起来的向心力,一个共同的神话传说、一组发黄的老照片、一座体育比赛的奖杯,总能将人们心底的情感唤起。
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插茱萸,这些看似简单的习俗背后,是一个民族对其历史所付出的爱与感伤。当还是幼年的我们笨拙地模仿着大人们的动作,在除夕夜做出歪歪扭扭的饺子或是年糕时;当在海外求学的我们在中秋之夜举杯邀明月,思念远方的亲人之时,我们的双手已经穿越了时空,承担起了延续文化记忆的重托。
有海外旅行经历的朋友,大都体验过他国节日风俗。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旅游点也开始重视开发这一部分文化,节日文化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环。
将当地的传统节日文化包装开发,借以提升旅游点的品位,这种尝试我很赞同。但需要指出的是,节日风俗最好的载体是节日本身,在非节日的时间演绎节日风俗是值得商榷的。一个群体的传统风俗深深根植于它的文化土壤,离开了历史的沉淀,再精美的包装也无法深入人心。从村落到国家,人们的文化记忆总是追寻着时间行走的节奏,脱离了固定的节奏,记忆便不再清晰,生活也会失去美感。
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立为法定节假日,曾是许多人多年的期待。人们曾经担心,如果不去立法纪念这些节日,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便会减弱,对共同文化的记忆,也就会随之逐渐淡漠。相反,在圣诞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正逐渐占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今天,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来自西方的文化象征,将会取代传统的节日,成为这一代人的“文化记忆”。连记忆都丢失了,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文化自觉”就更无从谈起了。
一个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取决于他的个人经历;一代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今天,中国人迎来了近百年来第一个真正的“清明”,更多的传统节日正在弹落历史的灰尘,重新走进人们生活的节奏中,让我们从这个特别的日子开始,一点点拾起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