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时刻诞生
创业板到底承载了何种使命
创业板八年怀胎,只待一朝分娩。虽然在最后登陆中国资本市场之前,许多细节问题还需要仔细探讨,可对于真正优质的本土成长型、创业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快速发育的机会显然已经来临。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的最新表态,为预期当中即将在创业板上登台亮相的“选手”们的“量级”有所圈定。他表示,创业板上市的企业由于股本小,融资额中小板企业还要少,从数额上看融资要少40%,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企业大概一两亿元的融资额。
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的深圳中小板市场,已成为国内优质中小企业汇集之地。据统计,它们平均每家的融资额约3亿元。
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朱武祥对创业板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A股是“大学生”上市,中小板是“高中生”上市,那么创业板就是“小学生”上市。而这些“小学生”数目很多,必须挑选最好的,可以参加“奥数”的那种,因此要求还是非常高。
如按创业板初期能达到100家企业上市,其融资总额度也只有100亿元到200亿元。相比那些被市场诅咒几百亿元、上千亿元的“再融资”,这算是个“超轻量级”的竞赛场。不过,“量级”不大,技术要求却不低。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创业板《征求意见稿》中,所谓“成长型创业企业”,一般是指企业需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业务模式较新。对发行人的具体盈利能力作出了如下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预期不同的市场人士对该上市“门槛”反映不一。比较多的疑问是,相比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规定,我们的创业板设计的“规格太高”,因为成长型企业的“好与坏”,往往不能看眼下情况。最初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许多公司,往往绩效并不明显,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但只要拥有良好的业务模型和潜力,最终市场会证明它是一家优秀公司。而目前,中国创业板的盈利限定,是否把一些“未破壳儿”的好企业挡在了门外?
有风险投资人士指出,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之所以允许无盈利的企业上市,是因为该市场上的创业型企业基本属于“研发型”,如生物科技、制药企业等,而国内此类企业多是“应用型”,基数庞大,良莠不齐,因此实行相对严格上市审查也许是必要的。不过,用财务数据实行“一刀切”的做法,对于国内少数专注研发的企业来说的确“有失公平”。
的确,从目前创业板确定的大框架来看,曾一度寄望中国创业板能掀起“另一个产业革命巨浪”的想法,可能过于理想化。在新能源、环保、生物科技等热门投资领域,中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的产业崛起能力,是否能通过资本市场的杠杆被撬动?这还需要实践检验。在预期并不明朗的情况下,相对理性的推出创业板并通过门槛设定锁定风险,可能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这样看来,对于处于研发早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果急需大额资金投入,即便不能快速与资本市场对接,而由管理层正在大力推进的私募股权融资途径解决,未尝不是办法。
那些经济活力旺盛、中小企业成长迅速的地区,则对创业板充满期待。
据称,浙江企业已经掀起了争上创业板的热潮,已有100多家企业向证监部门提出申请。当地市场人士反映,浙江的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但赢利能力很强,通过上市可以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因而优势就比较明显。事实上,浙江企业本身在中小企业板就拥有相当大的地盘,这次再度掀起“抢滩登陆”创业板风潮,也早在市场预料当中。
同样在深圳,配合创业板的推出,当地即将出台“创业板成长路线图计划”。据介绍,深圳市科信局将比照创业板的上市要求,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来采取“培育计划”,加快它们的上市步伐,同时保证上市公司的品质。早在去年10月,深圳市众多科技企业已经开始内部“选秀”,据称约有150家企业已被确定为登陆创业板的“生力军”。
有深圳企业人士称,传统行业一般情况下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大体在20%左右,考虑到创业板承载的是新型朝阳产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为了体现其高成长性,管理层定的30%增长率,“这个门槛不算过分”。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则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利益看待创业板。她认为,创业板是以高科技创新公司为主体的股票市场,相对一度呼声很高的“衍生品”市场来说,是资本市场最基础的市场之一。创业板的推出和发展优先于其它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思路,表现了管理层的长远眼光。
没有好的上市公司,就没有好的资本市场。类似这种“实业经济基本面,决定虚拟经济繁荣度”的传统思路,仍然是中国创业板孕育的观念土壤。因此,选择“优等生”入场,而不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优选劣汰”,就成为典型的中国特色。
但是,一个明显的经验是,创业板市场的“兴衰”规律,似乎并不完全取决于“基本面”。诞生于1971年的纳斯达克市场,指数从100点到200点的突破用了10年,一度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奇迹诞生,仅一年多的时间里,纳指从1500点左右的水平,迅速上蹿到5000点以上。
一定意义上说,美国“新经济的神话”是“钱堆出来的”,疯狂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起了正反馈作用。因为随后的“悲剧性崩盘”,没有改变一个基本事实——在一轮残酷的淘汰后,依然留下了一批可以载入美国IT业史册的公司,例如微软、思科和英特尔。这就是说,美国人用全球资本,打造了本国互联网产业的全球领袖地位。如今,纳斯达克交投依然活跃,仍是全球创新企业的上市首选地,不能不说与其“曾经的辉煌”关联密切。
在英美资本市场之外,人们还找不到一个更成功的“创业板案例”。日韩、欧洲等地的类似市场都失败了。香港创业板惨淡经营。早在2001年提起动议的中国创业板,即将在今天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时刻诞生,到底承载了何种使命?对于那些埋头于创新的企业家来说,这并非是多余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