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1日
星期
如果走进芒砀山能找到回到西汉的感觉,文化旅游产业就算做到家了——

一个市长的文化旅游产业实践

王勇 本报记者 姜蕾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4-11    [打印] [关闭]
    

    “我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我想让人一走进芒砀山,就仿佛回到了西汉时期。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不知道,但如果以后,大家来芒砀山,能找到回到西汉的感觉,这个文化旅游产业就做到家了。”永城市市长朱明伦对记者说起芒砀山,说起汉文化,说起他对永城市的规划,激情洋溢。

    河南省永城市的芒砀山文物旅游区位于豫、鲁、苏、皖4省接合部。芒砀山文物旅游区文化内含厚重,当年汉高祖刘邦在此斩蛇起义,留下众多遗迹,如高祖庙、刘邦斩蛇处等。如今,这里出土了22座西汉梁国王陵墓群,数量多,规模大、价值高。其中,柿园汉墓中出土的“四神壁画”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妻李王后陵以其庞大的规模及非凡的价值,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永城的旅游资源分成两大块:一块是以芒砀山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另一块是永城市政府开始着力打造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2008年,永城市把“重点做大做强芒砀山汉文化景区、陈官庄红色旅游景区、东西城区之间塌陷区综合治理生态景区”当成其发展旅游产业的三大支点。

    “芒砀山这个地方主题非常鲜明,如此集中的西汉文化在全国是不多见的,这个资源非常宝贵。”朱明伦说。2008年永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芒砀山景区开发,启动景区灵魂——汉文化博物馆建设,打造文化旅游”。

    “目前,博物馆已经动工建设。我们有10块钱就办10块钱的事情,但必须是最高水平。”为此,朱明伦利用今年春节假期,专程去成都考察了金沙遗址。“金沙遗址我去看了两次。成都市把它放大到极致,让你感觉到一下进入了一个文明古国。旅游是需要品味的,既然要品这个文化的味,一切建筑和细节就都要值得品味。我要求的高品质并不是单纯靠钱来堆的。我要求在景区里哪怕摆放一块砖,都必须要经专家来论证。”

    现在,朱明伦准备在全市进行文物普查工作,摸家底,并启动编制《永城市文物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单位详细规划。“我们要造景、造谣、造势。”朱明伦所说的“造谣”,就是要编故事、编完故事再传播,形成一种宣传氛围;造势,就是在永城市开展旅游环境建设年,针对旅游安全、服务质量、民风等展开治理,为发展旅游产业形成良好氛围。

    说到“造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态环境是最劣势的。”朱明伦说,“现在永城的支柱经济是黑白经济(煤炭、粉面),我还想再加一个绿色经济(生态)。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煤炭开采完以后怎么办?只会遗留下一片一片的塌陷地。我们要对塌陷地,特别是市区的塌陷地进行综合整治,把它变为旅游资源。现在有8个乡多个村都在塌陷,我想把东西城区之间的塌陷区通过科学治理,形成一个生态区,这样既解决塌陷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工业贮水问题,又改善城市生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变废为宝。”

    “我要让这个品质特别高的生态区,来弥补现在环境的不足。以后来到永城的人会看到,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太关键了,代表一个地方的基本素质。生态环境好了,对发展旅游业将是一个促进。旅游业发展了,市民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发展旅游业,对当地居民本身的要求就高,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有可能多一些,所以,发展旅游业不仅仅是发展、活跃经济,对于当地老百姓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会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旅游业发展了,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后续产业上来了,即使资源枯竭了,城市还是兴旺发达的。”朱明伦说,“虽然现在我们是在造环境,但如果能把环境造出来,旅游产业是有希望的。绿色经济发展了,其他的工业产业后续接上了,永城会长胜不衰。”(题图照片:王勇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