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3日
星期
深思一刻

孔夫子"打得过"圣诞老人吗

个一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4-13    [打印] [关闭]
    

    面对挂在黑板上的孔子像,台下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叫成“圣诞老人”;台上的老师和台下旁听的其他人顿时愣住。为摆脱尴尬,老师打起圆场:“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但这次,你们认错人了。”这是不久前媒体报道的发生在重庆市某幼儿园里的一幕。

    在我以为,孩子们不识孔子像,实在是不足为怪。幼儿而已。倘是识得,那岂非不教而能?

    西风东渐,圣诞节来到中国,“圣诞老人”随之而入,受到一些小孩子的喜爱;或许孩子们记住了“大胡子”(圣诞老人),更因为圣诞夜里,神秘的“大胡子”总是背着一大袋好吃的好玩的礼物吧。这也正应了《红楼梦》里一句联语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化之本质,即在人化;若谓文化之活,也就活在人身上,活在生活里。

    而早在五四运动之际,“孔家店”即被打倒,客观言之,不无过激之处;至于“文革”,“批林批孔”,孔子又被踏上一只脚——文化断层之存在,已是客观之事实了。所以,莫说孩子们把孔夫子错叫成“圣诞老人”;即便是有成人不识孔子像,恐怕亦是不足为怪的。

    而今,重拾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并不在一惊一乍;而在于有所批判,有所继承,点点滴滴,踏实做起。

    倘今时今日,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依然是有生命力的——那么,是金子总要闪光——断不至久被埋没的!

    孔夫子“打得过”圣诞老人吗?我们不必过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