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8日
星期

广东省委书记省长当面接受网民“拍砖”

26名“网民”为广东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本报记者 林洁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4-18    [打印] [关闭]
    4月17日上午8时,广州珠岛宾馆红棉厅的工作人员开始为一个特殊的座谈会忙碌起来。他们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的座位牌放好后,又在旁边放上了诸如“无限温馨”、“三季稻”、“呙中校”、“公民证”等26名“网民”的座位牌。

    原来,今年2月3日,汪洋、黄华华给广东省网民写信:对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我们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我们欢迎大家“拍砖”!这封信发出后,不到3小时,就有17万人次点击。

    此后,省内各网站行动积极,网友反响热烈。两个多月里,省内外网民们给书记、省长留言5万多条,点击过千万次。

    上午9时,这些来自全国各地、身份各异的年轻人如期赴约,从虚拟世界来到现实的广州,共同为广东科学发展“灌水”、“拍砖”。他们都是在广东主要新闻网站上抛过精彩言论的普通网友。会议采取圆桌会议形式,由汪洋亲自主持,网友们和书记、省长坐在内围,外围是广东省各厅局的领导。

    “‘金心异’,你先来!”汪洋说,“你这网名有什么讲究吗?”

    “是鲁迅对钱玄同的别称,我借用过来了,因为我在网上发言比较放肆。”“金心异”激动地说,今天可以直接当着领导的面稍微放肆一下,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

    “你今天仍然可以放肆,否则就没有个性了。”汪洋说。

    “金心异”拿出精心准备的发言稿,提出广东四大经济板块应有明确分工:“珠高北绿,西重东轻。”他认为,特区要继续“特”下去,就不能在改革创新上像小脚女人一样,不敢迈大步。

    汪洋回答说:“这一点我可以回应你,特区的旗帜一定要高高飘扬,希望你继续研究,为我们支招!”

    呙中校几年前以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闻名网络。他说:“广州、深圳提出叫板国际先进城市,不能只学招数,更要学心法,要研究制度背后理念是什么。”粤港澳合作要走向深入,必须形成大流通、大交通、大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双方文化价值观的交流沟通。

    “解放思想,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要做什么?我认为,就是要找差距、寻思路、重民生。”湛江网友刘国军说,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要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领域。谁给老百姓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多,质量高,就升谁的官。

    “千里迢迢见汪帅,千言万语要表白。只能化作一句话,语无伦次莫见怪!”专程从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赶来的网友安增科,别出心裁的开场白让大家会心地笑了。

    安增科提出,珠三角要向长三角看齐,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成立属于珠三角的“欧佩克”,提高市场地位,维护企业利益。另外,珠三角的劳资关系存在先天不足,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当向长三角看齐,本着企业福利主义的原则,重视农民工权益,通过建立“局部免疫系统”,有效消除农民工务工的“排异反应”。

    网友范世栋谈到环境保护时,建议看两张珠三角的卫星图片:一张是晚上拍的,珠三角和纽约、东京等城市群一样灯火明亮;另一张是白天拍的,珠三角全都是水泥建筑,绿色很少。他建议广东切实将环保抓起来。

    网友三季稻有备而来,带了一个温度计。“发言之前,我先来‘拍一砖’。此时的温度是24℃,但按有关规定,机关办公场所夏天空调温度不应该低于26℃。”

    “闻过则喜。”汪洋笑着说:“工作抓紧,赶快调高!”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争先恐后发言。

    《十问东莞》的作者未名晓望抢先按亮了麦克风提示灯,网友郭巍青则高声说:“我举了3次手!”

    “大家发言踊跃,时间有限,从现在开始,每人5分钟!”汪洋说。

    未名晓望、郭巍青、幽壹、广东人、单仁……网友争相发言,汪洋、黄华华边听边记,不时插括。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去了近3个小时。

    “最后一分钟,请掌握发言时间,我执法如山。”汪洋笑着说,“看得出大家还有很多话要说,请把发言材料留下来,我们回去认真拜读。”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介绍说,广东是网络大省,目前有网站24万多个,网民3344万人。网民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已成为一种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新的社会力量。许多网民朋友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社会责任感强、敢说真话实话,积极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不少意见都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座谈中,汪洋不时插话,还认真记录下网友们的精辟观点。他说,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建设性的网络民主平台,需要广大网民与党委、政府共建互信、互动、互补的和谐关系。党委、政府要把网络社会的呼声作为民意诉求的重要信号,及时吸纳到决策中。同时,也要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及时传达权威的信息,特别是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更要通过网络及时将权威信息传达到全社会。要通过党委、政府与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构建起二者之间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机制。

    本报广州4月1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