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校独大引发生源混战
中招考试尚未开始 部分学校就在全省网罗优秀生
近日,河南郑州市一些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纷纷向本报反映,称中招考试还没有开始,已经有一些高中学校到初中学校去做宣传,还在学校网站挂出了面向外地初中毕业生的招生信息,甚至面向全省网罗优秀毕业生。
根据学生家长提供的线索,3月29日,记者登录了郑州市区一所河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中学的网站,该中学在其网站发布了两条招生信息公告:1.“2008年初升高优秀外地生情况登记”;2.“2008年小学优秀毕业生情况登记”。
两则公告中都明确标注:学生为本省各地优秀初中、小学毕业生。注册登录“初升高优秀外地生情况登记”一栏,记者发现需要在登记表中填写姓名、所属地市、初三年级名次以及获奖情况和特长等内容。
“是该校面向全省招收‘宏志班’学生吗?但‘贫困’两字为啥只字未提;初中面向全省招收小学毕业生是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吗?我咨询了有关人员,均否定两则信息的正当合法性。”一位反映情况的小学教师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4月7日,记者再次登录某省级示范性中学网站时,其“招生信息”栏目中已经不见了“2008年小学优秀毕业生情况登记”的内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郑州市区还有一些高中学校也悄悄开始了招生工作,其中多数是市区省级示范性高中。据其中一所学校的老师说,学校从4月份开始就已分派老师到外地进行招生宣传了,而这种做法也延续了好几年。
而据记者了解,郑州市除了可以面向全省招收贫困特优生和宏志生的省实验中学和郑州四十七中宏志班外,其他学校一般都面向郑州市招生。
因为今年招生是网上报名,初中毕业班班主任的作用相当关键,这位老师透露,“学校在去外地招生前,一般都会掌握当地初中毕业生的一些情况,到当地后直接去学校找班主任,由班主任给学生做工作,让他们报考招生学校。”
同样,对于本地生源,虽然相关的报名方案还没有公布,但是已经有不少学校行动起来“留生源”。
今年,郑州市取消了推荐生,增多了分配生的指标。这一政策的出台本来是为了让薄弱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入读优质高中的机会,但最终的结果是,部分家长为让孩子上个好高中,将原本在名校的孩子的学籍悄悄转到薄弱校。
一校独大使所有中学都成了“第三世界”
为什么要“抢生源”?郑州市某学校的吴老师一针见血指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背后必有大的利益驱动。”
郑州市某外语学校,当年中招600分以上考生有三分之一(350人)被该校录取。“循着当年的‘中招直通车’逐一查阅这些高分学生的初中来源,让人吃惊的是有近280人来自该校的初中部和分校初中部,比率近80%。难怪这个学校紧紧抓着小升初考试不放松。”吴老师说。
托起了一颗新星,黯淡了整个天空的星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郑州市二中、六中、七中、八中、九中、一零一中学等多所老牌名校或省示范中学,也都受到在全市层层选拔优秀小学毕业生的某中学初中部的挤压,近几年生源质量急剧下降。
吴老师认为,在目前各校争抢生源的情况下,“均衡教育”的目标是越来越难以实现。“这个一校独大的超级重点初中部,使所有中学都成了‘第三世界’。”吴老师担心,“此举让郑州均衡教育的所有努力和一切美好愿望化为空谈,这种加剧的校际差距,若扩及到河南全省,将会形成区际差异。”
疯狂的择校风,火了一批专门从事小升初考试培训的学校。以郑州市一所名为睿源外语学校的考前培训学校为例,短短几年时间,在郑州市区开设了5个分校,还在省内其他地区开设了5所分校。
在郑州市,因为考上该外语学校的人数,几乎已经成了优秀小学排座次的唯一依据,所以,近年来各个小学竞相比拼考入该外语学校的升学率。
由于报考外语学校的名额是通过年级考试排名决定的,为此,2007年,绝大部分小学为提高升入该校初中部的比率,都举办了专门的培优班,经过几轮淘汰后确定最终考试资格。但让家长愤怒的是:外语单科强的学生往往因语文、数学的总分排位不及他人,结果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而小学本身也叫苦不迭。某小学校长告诉记者,为了在这场升学竞争中维护本校的声誉,就必须确保参加考试的学生多多上榜。“更为难的是,还要应付家长的条子,摆平不能得罪的关系。”他说。
生源大战烽火蔓延 薄弱校举步维艰,学生身心俱疲
因为郑州某外语学校在生源大战中“战绩”不菲,其他学校也开始努力。
“外语选拔考试,将生源大战的烽火从高中燃向了初中、小学、直至学前教育,让应试的链条越拉越长,收得愈收愈紧,素质教育的空间则日趋狭窄。”一名小学校长忧心忡忡。
该校长告诉记者,多个名牌完中或初中都大打“外语”牌,或挂外语学校牌子,或挂外语分校牌子,或挂和某外语学校联办牌子。有的学校实在没招儿,干脆挂起了外语特色学校的牌子。
这场争夺生源的“战争”令不少学校间关系紧张,更直接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被挤占。一些家长担心,郑州市优质学校的资源本来就远不能满足渴望入读的郑州市毕业生人数,被违规招来的外地优秀生源又进一步挤占了这一资源,导致郑州市的孩子上不了郑州市的好学校。
这不仅对郑州市的学生有失公平,而且对外地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冲击。一位校长说:“如果所有学校都能够在一个相对和谐、宁静的状态下良性竞争,让学生能够拥有平等的竞争权,育人的成绩应该远比抢生源而来的成绩更有成就感。”
“小升初”违规考试不止,加上一些名校以分校的名义招收初中生,直接导致了薄弱校举步维艰。
郑州西郊一所全国知名的高中,也办起了分校初中部。因为师资雄厚,每年的招生季节,到这所学校报名的学生和家长川流不息,更使薄弱初中雪上加霜。每到五六月份,郑州市小学生流动转场考初中的场景让家长和学生备感辛酸:应试能力强者可能收到四五个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更多的孩子则是忙碌月余、赶场数次而音信皆无。“身心疲惫的孩子过早地经历了竞争的残酷,一些条子关系生更让我们家长一声叹息,抱怨社会不公。”市民李女士说。
每年暑假开学后,郑州市的不同中学门口景象各不相同,有的门庭若市,有的门可罗雀;名校的分校每个班级人满为患,更有70人以上的超级大班;个别厂办移交或新建初中则门前冷落,校舍和师资大量闲置。
该做一些赶“群羊”追“头羊”的工作了
针对择校之风愈演愈烈的现象,郑州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工作者痛心疾首地说:“我们也应该做一些赶‘群羊’追‘头羊’的工作了。”
郑州某学校的吴老师提出几点建议:一、取消特殊学校的“小升初”考试。二、在中招中,参照学生志愿,以中招考试中的外语单科成绩,作为外国语学校录取的主要标准。三、制订高、初中分离的时间表,对于已经条件成熟的完中,立即进行分设。取消公办学校的分校,尤其是公办高中分校的初中部。公办改制初中,尽量收回公办。
在日前召开的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郑州市教育局局长司福亭说,个别学校到外地市抢生源,只能让外地的兄弟学校“看不起”。
对于目前已悄然开始并将愈演愈烈的“抢生源”现象,司福亭表示,虽然今年的中招招生政策还未出台,但教育局已给一些做“小动作”的学校提前打了“预防针”,告诫学校不要违规跨地市招生,不仅不能到外地“抢生源”,在本市也不能四处向毕业生许诺、签协议。
司福亭说,争夺生源的行为一经查实,市教育局纪委将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