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8年4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北京车展特刊
有话就说
1000万辆,中国汽车由量变到质变
2008-04-20
程远
    两年一度的北京国际车展,到今年已举办了十届,热度一届比一届高。今年不仅参展厂商和参展车辆“刷新了纪录”,而且55辆概念车,7辆全球首发车,24辆亚洲首发车,以及上百款国内外新车展出,哪个不是在“创历史新高”?

    车展热是因为车市热。2007年,中国汽车实现产销888万辆,比“十一五”规划的2010年目标还多了30万辆,再次上演了“两年完成五年规划”的喜剧。分析人士认为,2008年只需有15%的增幅,就可轻松跨过1000万辆关口,而最近6年中国汽车年均增幅在20%以上,今年第一季度增幅仍超过20%,全年突破1000万辆实在没有太大的悬念了。

    1000万辆是一个什么概念?1950年全世界汽车产量总和是1005万辆,美国和日本是迄今全球仅有的两个产量过千万辆的汽车大国,它们分别于1956年和1980年突破1000万辆后,基本稳定在这个台阶上,有些年份还降到过1000万辆以下。

    毫无疑问,中国是当今世界汽车发展最快的国家。1982年,中国政府提出“汽车工业应该有个大的发展”,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是年,全国生产汽车19.63万辆,保有汽车215万辆。那时,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潜在市场”,听起来让人不仅觉得遥远,而且还有点“飘渺”,可今天却成了事实。仅仅当年“弄堂小厂”上汽一个企业,今天的规模就是那时全国的8倍。全国保有汽车4229万辆,为1982年的19倍。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汽车市场。其实,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是用不了那么长时间的,只要继续保持15%的增速,5年后中国汽车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

    量变引起质变。中国汽车这架“改变世界的机器”,30年过去,不仅数量不可同日而语,内涵更是“新旧两重天”。

    我们知道,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时,汽车在人们心中的概念就是一种“生产资料”。即使所谓的“官车”,不仅数量少,而且档次低,质量差,更没有哪个平民百姓会想到自己拥有一辆轿车。1982年全国汽车总产量中轿车只有5101辆,仅占2.5%,私人保有轿车更是一片空白。

    “大厂造小车,小厂造大车”,“造卡车是小学水平,造轿车是大学水平”,是国际汽车发展的共同经验。不发展轿车,不推进轿车平民化,汽车业就不可能形成规模化。“积极推进轿车进入家庭”,虽然在1994年就被写入了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但实际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落实措施。“轿车进入家庭”,完全源自中国百姓的自发推动。

    随着中国总体经济的良好发展,人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新兴的中产阶层逐渐在中国城市中形成。同时得益于汽车计划管理体制的松动,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了造车行列,真正的市场竞争在汽车业内形成。价格战此起彼伏,新车型层出不穷,跨国公司争先恐后地把最新车型拿到中国生产,到中国市场销售,市场增长高潮迭起。继续爆发“井喷”,最高年增幅竟然超过80%,即使最不景气的年份,增幅也在两位数以上。通用汽车董事长瓦格纳不由感叹道:“无论当初我们对中国市场多么乐观,现在看也还是偏于保守。”中国汽车市场良好的成长性,将全世界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吸引到中国市场,中国成为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尽管今天“轿车进入家庭”,仍然是个极富争议的话题,甚至对轿车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人们也褒贬不一。但没有轿车的高速发展,就没有中国汽车的今天,却是个不争的事实。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汽车总产量中,乘用车产量占72%,轿车占54%,私人拥有的轿车数量也达到了1522万辆。毋庸置疑,轿车是中国汽车业高速发展真正的推进器,没有轿车,中国汽车今天的世界排名肯定还进不了前十。

    轿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空间观,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以致摧毁了人们旧有的生活方式。然而轿车的大量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车子多造成道路拥堵,加剧了能源短缺状况,恶化了空气,从另一方面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和抱怨。但是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再让大家放弃汽车,一切都回到从前,也是不现实的。如何解决汽车社会所面临的种种矛盾,是今天人类必须共同解决的难题。

    这里还应当提到的是,中国汽车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讲,得益于引进合资。“市场换技术”,使中国汽车获得了发展资金,更引进了世界上先进而又成熟的产品。省略掉了开发环节,节约了时间,回避了市场风险,中国汽车找到的不仅是一条快速发展的路径,而且“一步登天”,获得了“高起点”位势,能和世界最发达国家“同步生产”,造同样的车子,中国汽车有了一种陶醉感。对大街小巷跑的全是外国品牌轿车,大家司空见惯,视为当然。

    “能造别人品牌的车子也是一种辉煌!”但是,当一个个中国企业都被跨国公司纳入了自己的“全球体系”,中国汽车找不到了自己。

    “没有自己的品牌,造多少车也是别人的辉煌!”一汽老厂长耿照杰振聋发聩的一声提醒,震醒了中国汽车界。“发展自主品牌”逐渐成了车业的最强音。原来为车界大佬们所不屑的吉利、奇瑞等一批自主企业,成了中国汽车自主的希望。继而,三大企业上汽、一汽、东风奋起直追,以大集团的实力,荣威、奔腾具有了更高的起点。现在不仅“老一辈”的自主企业华晨、哈飞、长安等,日益走向成熟,新兴的自主企业海马、东南、比亚迪等也在迅速崛起,连合资企业广州本田也举起了“自主品牌”的大旗。说是潮流也罢,讲是趋势也行,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由2005年上海车展上的崭露头角,到2006年的异军突起,到2007年的渐成气候,今年将在北京车展上大放异彩。我们由衷地欢迎中国汽车突破1000万辆后的质变。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