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
星期
阅读观察

财经图书:下一步会扎堆儿写“公司史”吗

本报记者 蒋韡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4-29    [打印] [关闭]
    

    “如果我们写的企业史作品看起来像中国企业的内部总结报告的一个文学版本,那就是彻底失败了。”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公司史创作高级研修班上,《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针对市场上一些财经图书的弊病,谈了自己的观点。

    秦朔认为,现在国内大量的财经写作给人的感觉是堆砌。即便所写的公司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一个公司,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很容易从头到尾被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书就没有生命力。而国外的很多财经作家,刻意强调与公司的距离感。

    伴随着股指的一路上扬,2007年中国财经图书市场也出现了火爆的局面。《货币战争》、《谁在暗算股指期货》、《股民基民常备手册》等财经类图书纷纷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分析,财经图书正处于一个边缘,再往前迈出一步,可能就要引爆了,就像当年的电脑类图书一样,品种太多的时候,就会出现萎缩或者停顿,因此,财经图书的质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王斌说,现在全国每年有1.3万多种新书出版,这个数量实际上太多了,考虑到我们的各种体系,5000个品种就差不多了。但是因为没有好的机制,很多人是把自己掌握的素材和内容,多次地变成作品,多次地卖。一次创作多次销售,收益是上来了,但是这个市场被搞坏了。王斌说,前几年对引进类图书的“恶补”,造成消费者对这类图书的兴趣已经有限。值得一做的,是打造国内原创的财经图书尤其是公司史。

    蓝狮子财经创意中心出版人吴晓波是国内最早的财经图书作家,他撰写的研究中国企业的《大败局》、《大败局2》、《激荡三十年》都创下了可观的销售业绩。而蓝狮子最近几年策划推出的《道路与梦想》、《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也非常畅销。围绕着公司史图书的出版,蓝狮子已经和国内最好的一批财经图书作者建立了紧密的关系。

    吴晓波说,三五年前,国内财经图书比较流行的创作方式是组合式创作,比如一个记者在花3年的时间采访了15个企业家,或者在一个报纸有一个专版,叫做财富对话之类,把这些报道内容整合出来做成图书,但这种销售是很慢的,除非这个被采访者是有品牌价值的。现在,这种方式已经过时,读者希望看到的,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吴晓波说,财经记者是写作企业史书籍素质最高的一群人。但写5000字和20万字的图书,如同盖小房子和造大楼的区别,结构、叙事方式都有很大不同。蓝狮子与合作过的作者都说,先不要急于写字,主题设定以后,在章节设计和文本的设计方面,先做一个磨合,之后再进入规模写作的状态。“我觉得比较好的趋向是中国的财经媒体、财经作家,已经能够用一种比较专业的姿态,把一个公司案例、事件放到一个历史长河中,做一个深刻的分析。我想如果是在5年前,即便是我本人,也没有能力对当下发生的财经事件,完成这样的写作。”

    秦朔本人也是一位财经作家,他写过《大变局——中国民间企业的崛起与变革》、《大脑风暴——文化工业探寻》、《感动中国,一个中国知识青年的思与说》、《告别GDP崇拜》等。他认为,要写好财经书籍,需要作者在知识、管理学方面的积累。在写作公司史时,一定要深入公司,包括了解那些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而在研究过程中,细节的积累非常重要。“很多人和我说读完王石的《道路与梦想》的体会,我发现他们说的都是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故事和细节,这些细节是财经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素材,但是作者有时候会过于概括和忽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