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
星期
印象

张廓:作画自疗

赵健雄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4-30    [打印] [关闭]
    

    去年秋天,接到张廓电话,彼此已有多年不联系,颇感突然,而电话内容更是意想不到。他有些勉为其难地说必须告诉我一件旧事:上中学时,因为父亲被无端整肃,他家生活陷入窘境,酷爱读书却无书可读,不得已曾去书店窃书而被抓获,声名狼藉不说,还受到校方严厉处罚。从此在心理上埋下阴影。近年来的自闭倾向其实是一种心理疾患。正是遵医嘱,他才向我宣示往事的。

    也因此知道,张廓一直在用作画的方式自疗。随后看到他寄来的自印书法与水墨画集,顺便翻翻,无处不洋溢着童稚、天真,一点点狡黠和那种暗藏的快乐。要论笔墨功夫,也许无法与很多学院里出来的画家相比,但有想法,没负担,这就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视觉体验。我不懂画,然而看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笔法,也含了许多西方现代派的意味,或者说把两者融合到了一起,能撩起人很多暇想。从序言与后记中,得知其若干近况,作品被法国的画廊看中,卖得还不错等等。

    再往后发生的就让我难以应对了。张廓认真地写了一封信,说想把自己的作品送给穷人,问我应当采用什么方法来实施?在我看来,穷人不需要他的画,想做善事最好的办法是把画卖给富人,然后用这笔钱仿效古人办个粥厂,简单些则捐给慈善机构。然而这是需要对张廓说的吗?我因此没法回他的信。从说话与行文中,能明显感到一种过分的自歉,与他从前的自信乃至有点自傲大不一样。由此认识到心灵上的伤害多么可怕,而从心灵上伤害人曾经是我们的一种文化,各种名目不同的运动和做法,最终结果都只有一个,就是让当事者为某种错误永远抬不起头来。

    张廓一生轨迹,我知其大略。现在想来他全部努力从心理学上来分析无非是在弥补早年的挫折,而用力可能过猛了点。因为处在一个不宽容的社会,反而容易剑走偏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是内蒙古并非最早却走得最远的先锋诗人,作品之深奥难懂超过北岛等始作俑者;写诗同时,他沉潜于西方哲学的研读,独自啃完黑格尔的逻辑学等,出了一本销量不大、内容却相当深刻的思想笔记《空白的精神》。九十年代初,他信奉新权威主义,通读《资治通鉴》,潜心研究历代统治术,乃有《帝王的师傅》上下两册面世,而《多妻制度:中国古代社会和家庭结构》属于不经意的副产品。正是从那些日子开始,他调入一所大学教书,开始闭门谢客。再后来,就离文字也渐行渐远了。

    上述领域中任何一个,都需要人奉献毕生精力。张廓做出这么多成绩实在不容易,而他对自己显然有更高预期,也许潜意识中认为非如此不能雪少年之耻。于是社会的不宽容最终造成他对自己的不宽容,后者无疑更有害。

    张廓的思想与事业前后有断裂,发展并不那么合乎逻辑。在更具体的待人接物上,他有时也会做出与常识不符的行为来,这都有心理潜因,非干个人品格,就自己的接触而言,他是个乐于助人、非常善良的朋友。

    写这篇文章我犹豫了很久,自己有没有权利、应当不应当谈及这些或许张廓未必愿意公诸于世的旧事?又想,这些青春期成长中的问题谁没有呢?我没偷过书,却在下乡前夕偷过学校里的木板,给同学打包行李用(这出于对当时具体现实的不满,而非仅图小利)。一个社会对诸如此类的行为除加以即时惩罚外,如果还要通过其他一些方法让影响存之久远,对当事者而言后果就可能很严重。张廓尽管受到伤害,往事大体上还算构成了积极发展的动力,在另一些人那里,郁闷很可能用极端的方法向外喷发,造成对自己及社会更大的伤害。

    因此我代张廓下决断,认为除了社会意义外,对他来说了却这桩心事,也可以就此放下思想负担,更加轻松地过日子。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