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适房诈骗不能只怪购房者贪心
北京近日发生了一起重大的经济适用房房号诈骗案。三十多位市民从一名叫刘霏的男子手中购买翠城经济适用房的房号,每人交了16万至27万元不等的金额,最终发现被骗。无独有偶,也在这几天,另有十余位购房人轻信一名叫李峥的男子能买到天通苑经济适用房的房号,每人把5万至20万元不等的订金交给他,也发现被骗了。
官方表态称,购房者应该按照相关政策从正规渠道申请经济适用房,才有安全保障。无懈可击的“事后友情提醒”,并没有反思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而是把上当受骗的责任全盘推给了那些有“贪心杂念”的购房者。经济适用房房号成为诈骗的工具,难道仅仅是因为购房者“贪心”?
一个显而易见的判断是,如果经济适用房房号的审核发放程序无懈可击,那么无论房号这一资源多么稀缺,也不具备成为诈骗工具的条件。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打开天通苑的社区论坛,或百度的“经济适用房”,房号都是最热门的“商品”。而饱受诟病的“穷人熬夜排队买不上,富人开着奔驰买几套”现象,根源也正在于本来应无偿作为资格审查和购房凭证的“房号”,进入了地下市场流通领域,成为规避各种政策和检查的通行证。笔者的一位朋友,花费10万元购买到了东四环附近经济适用房的房号,而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置业的成本比起购买房价高昂的商品房,节省了近三分之二。
经济适用房诞生之时,人们对其充满了期望;而随着房号越来越难获得、房价越来越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即便人们仍然渴望能买到经济适用房,但它已经成了抱怨和非议的热点。尽管住房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但重大的经济适用房房号诈骗案频发,是不是也在警醒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地下市场仍然存在,利益链条尚未打破,公平程序依然匮乏。
首先要规范的是房号的审批权。不少住房困难户经过24小时的排队等待,忍受着疲惫、满怀希望地挪到售楼处时,得到的却是一个冰冷的答案——没号了。近些年所建的经济适用房房号之所以大量外流,导致暗箱操作、程序不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号的源头出现了问题。一些房号的审批权,掌握在开发商手里,流入地下市场,成为牟利工具甚至是诈骗手段。主管部门的职能是全程监督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过程,现在房号外流,至少说明其监管不得力。
在房号买卖上,不能怪罪于市民的“贪念”,如果要寻根问底的话,只能归咎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和监管执法的不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