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9日
星期

过去黑烟盖城 如今碧水蓝天

——淄博从老工业城向生态文明城嬗变(上)
本报记者 郑燕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09    [打印] [关闭]
    “大烟囱,冒黑烟,晚上星星看不见,一年吸掉半块砖。”

    “走路眯着眼,吃饭捂着碗,推磨打着伞”……

    以上这些表达对生存环境不满和无奈的淄博民谣如今已经成为历史。

    2007年,山东淄博市的GDP已经达到1945亿元;空气环境质量由2000年的三级标准提高到国家二级标准,优于二级以上的天数连续4年超过300天。

    在最近的山东省17个地市排名中,淄博市城市环境质量由原来的倒数第三位,跃居第六位。

    居民曹耀光在给市环保局的一封感谢信中说:“我们结束了成年累月灰头灰脸的日子。”

    这种变化得益于淄博市的生态文明创建。

    中国老工业区是东北,山东老工业区在淄博。依托资源,淄博基本形成以重工业为主体,以石化、医药、陶瓷、建材、冶金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这曾给淄博人带来骄傲:工业的固定资产拥有量占山东省的1/4,工业产出总量长期占山东第二位。

    但是,作为依托资源兴起的老工业城市,淄博市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已接近枯竭。同时,这样的工业体系能耗高、污染大,加上当初规划布局的不合理,工业越发展,污染越严重。

    2002年淄博市地区生产总值是780亿元,但生态压力巨大。此前,淄博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不足100天,二氧化硫、烟尘、化工工艺废气年排放量均居山东之首,曾被列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依托资源发展工业的城市很容易被边缘化,摆脱了特有矛盾的老工业城市站在了一个历史的拐点。2003年,淄博市GDP过千亿,如何发展?环境怎么办?经过深刻思考,这一年,淄博市在山东省内率先提出建设“绿色城市”的奋斗目标,并实施了“环境立市”的目标。

    淄博市委书记刘慧晏说:“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基本小康后淄博百姓的第一需求。”

    绿色一度成为淄博人的奢望。但2003年以后,淄博以规划见绿、拆墙透绿、破硬造绿等方式,相继建成市中心广场、张店莲池公园、张店植物园等十几个大型公共绿地。

    位于市中心350亩的人民公园,花费3000万余元改造后,有逾万株乔木、3.7万平方米水面、22.7万平方米绿地,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目前,淄博市绿化覆盖率达38.5%,绿地率达32.4%,人均公共绿地达10.8平方米。

    2006年,淄博市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淄博”的目标,要求“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把节能降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

    “让曾经给共和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老工业城市在观念上来个更大转变。”刘慧晏说,淄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倡导生态化生产,实行循环经济,倡导生态化的消费意识,同时强调生态修复意识。

    如今,淄博连续3年环保投资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个百分点以上,生态环境投资累计达到200多亿元。

    从2005年,淄博市集中实施“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实施污染治理工程158项,对380多处污染点源实行污染治理和限期整改。3年间,先后关停搬迁中心城区水泥企业16家生产线44条。对2800条炉窑进行治理、关停,取缔燃煤工业炉窑780条,对1500多条炉窑实施清洁燃烧技术改造。对全市40余家燃煤电厂实施脱硫工程改造。建成了目前山东省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同时实现了全市医疗垃圾集中处理。

    淄博市的水污染治理同样让百姓叫好,投资近20亿元对孝妇河、淄河、沂河等8条主要河流进行了集中治理。

    2007年,淄博市政府对13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顶格处罚”,这一做法在全国属首创。

    淄博市市长周清利说:“所谓‘顶格处罚’,就是对环境违法行为,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按最高罚款额度实施处罚,比如罚款1万元到5万元的,我们坚决按照5万元进行罚款,这样解决违法成本低,还是违法成本高的问题。”

    淄博市3年累计投入54.7亿元,基本完成大气净化、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恢复四大工程。这是淄博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文明城市创建的真实而生动的缩影。

    在淄博,“黑”和“灰”少了,“绿”和“清”多了,淄博人也爱穿白衬衣了。

    从今年开始,淄博市预计投资40亿元,实施新一轮“碧水蓝天工程”,重点搞好清水润城、大气净化、生态家园、环境友好和数字环保五大工程建设,力争3年让淄博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气更爽,人与自然更和谐。

    本报淄博5月8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