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9日
星期

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

——中科院研究生院走过30年历程(下)
本报记者 李新玲 原春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09    [打印] [关闭]

    “在中科院,很难找到一项没有研究生参与的重要科研活动”

    在中科院有几句近乎尽人皆知的名言,那就是路甬祥院长说过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已很难找到一项没有研究生参与的重要科研活动,也很难找到一项不包含研究生贡献的重要科研成果”,“研究生队伍不仅塑造着中国科学院的未来,也支撑着中国科学院的现在。”

    “我想中科院培养研究生与高校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学生可以直接参与许多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这对于应用学科人才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中科院院士、计算所所长李国杰这样总结自己对中科院研究生院培养特色的理解。

    中科院研究生院每年招收研究生1万人左右。目前,在校研究生已经达到3.4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占51%。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已逐渐从知识传播的受体,向知识创新的主体过渡。随着各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例如,物理所研究生参与发表的论文已占到该所每年发表论文总数的60%,其中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占到30%。

    他们的身份虽然还是学生,但已经活跃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龙芯”的研制、神舟飞船的发射、绕月探测工程等重大科学项目和工程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计算所办公大楼的八层,微处理器技术研究中心的100多名成员都在这里办公,他们主攻“龙芯”系列的研发,其中研究生占总人数的一半之多。在这里,工作人员和研究生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都是一样的办公条件。

    他们大多都是奔着“龙芯”这个耀眼的名词而来。蔡嵩松,15岁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他是从一位大学同学的哥哥那里知道“龙芯”团队的。同学的哥哥是“龙芯”团队的成员之一。“他向我介绍了整个团队的情况,并对我说,想来这个团队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实验室度过,还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行。如果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或是吃不了这个苦,就不要来。我认为年轻的时候吃苦是必要的。”蔡嵩松硕士毕业后,他首选留下来继续读博士。

    而蔡嵩松所在的系统结构组组长高翔也是一位刚刚毕业的20多岁的博士。读了5年博士之后,高翔选择了留下来。其实计算所的研究生毕业后出去找工作很容易,很多毕业生都选择知名的跨国公司。但是,“在‘龙芯’团队,只留最好的学生”。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研究生都认同这一点。毕业后,能够继续留在团队工作的研究生占10%~20%。

    像蔡嵩松、高翔一样,中科院承担的许多国家重大科研工程给了众多“70后”、“80后”研究生们千载难逢的机会。这群自由翱翔在科研天空的研究生,在一流导师的指导下,在一流的实验室里,参与着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他们秉承着中科院固有的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汲取学术养分,苦练基本功,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开拓进取。

    一切改革都是为了提高培养质量

    2002年,遗传发育所一位博士生入学不久就申请办理退学手续。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原来的想象完全不同,因此丧失了兴趣,他宁可回家随父母种地也不愿意再继续学业。

    针对这一情况,研究所的领导给他提供了相关信息,希望他能够通过再选择,找到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通过老师介绍,他对所里引进的“百人计划”学者——杨维才博士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于是这名学生很快办理了转导手续,并顺利完成了学业。2007年毕业时还获得了院长优秀奖。

    这就是遗传发育所在学籍管理中增设的转导制。他们发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按照入学时选择的研究方向完成学业的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一是这一群体主要是大学毕业直接报考的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对某些领域还不十分了解;二是有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性格、脾气等相差甚远,给学习、科研乃至交流都带来一定难度;三是某些新建立的交叉学科需要培养跨学科的人才。

    除了转导制,该所还让研究生入学后至少经过3个实验室的轮转,再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当两位以上导师同时选择了一个研究生时,最终的选择决定权交给学生。

    遗传发育所的改革只是整个中科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部分。

    物理所陈兆甲研究员除了博导的身份,还有一个头衔就是教育督导。据物理所原研究生部主任、所长助理王松涛介绍,从2000年开始,物理所的研究生大幅度增长,这些学生中的很多人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独生子女特征。他们又是大学扩招后的学生,有些人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如何教育指导这些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一流的高质量的人才,关键在于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德才兼备的导师队伍。

    同时,近几年来,老导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陆续都退了下来,现在在岗的100名导师中,无论是“百人计划”还是“杰出青年”获得者,多数是刚从国外归来的年轻人。他们普遍已经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但在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新手,缺乏经验。

    为使这支导师队伍尽快成熟起来,2003年物理所决定实行教育督导制。他们选出了8位治学严谨、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地位的博士生导师担任督导,其中有两位院士。

    学生入学面试、中期考核、答辩审定、学位授予,这些德高望重的督导们都全程参与。“有些腼腆的学生有问题不敢和导师讲,这个时候我们还要充当年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陈兆甲研究员说。

    目前,中科院绝大多数培养单位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从一个角度反映着研究生的科研学术水平。但就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而言,却一直坚持不以论文篇数多少论英雄,从而也形成了符合该院实际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据该院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院长汪寿阳介绍,数学院鼓励学生做重要工作,鼓励学生树立这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一生中,是否做出了一些有国际影响的工作?是不是在学科前沿做出的?对我国的科技或经济发展是否有重要影响?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努力和未来的学术生涯来验证这一目标。

    “数学本身是一个很困难的研究领域。”汪寿阳说,在这个领域做研究,需要非常艰辛的努力,包括阅读许多相关文献,才能走到学科前沿,才能在前沿领域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又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实际上,这并不比要求在读期间发表多少篇结果一般的论文容易。

    2007年,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研究生院推出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的4项举措,即“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让有潜力的优秀学生突破专业限制、“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让学有余力的优良学生增加跨专业知识、“通识案例必修课程”——增加学生综合常识课程教育、“相对标准考核规则”——推动形成淘汰分流机制。目前,这4项措施已全面展开,其成效正逐步显现。

    夏季学期让学生享受学术大餐

    今年夏季学期,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将开设33门课程,聘请15位包括来自哈佛、伯克利、NASA的美国教授。这是该院夏季学期计划中的一部分。

    始于2004年的夏季学期,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两段式”培养模式的充实和完善。从原来传统的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改成了“秋季、春季和夏季”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度。

    “夏季学期不是课程补充的‘加强式’或者‘实践式’,它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与春季、秋季学期同等重要。”中科院研究生院教务长苏刚教授说:“从基础理论知识到学科前沿存在鸿沟,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交叉学科知识。我们希望能够用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聘请国内外非常优秀的专家学者以及中科院在科研创新第一线工作的优秀研究人员,为同学集中讲授各自的学科前沿”。

    夏季学期包含了强调“前沿”与“交叉”的立体课程体系。据介绍,2007年的夏季学期一共开设课程245门,其中前沿系列讲座95门,高级强化课程100门,其他课程50门。这些课程以学科前沿系列讲座为主体,交叉学科课程和学科综合课程为重点,其他高级强化课程和人文、社科、管理类等公共选修课程为补充。

    夏季学期从每年6月中上旬到7月中旬结束,为期5周。时间不算长,但这样一种高密度的教学方式,给研究生们带来的收获是持久的。孙亮是中科院物理所2003年入校的研究生,2004年暑假他赶上了第一次夏季学期。当时他选了“李政道讲座”,12位CUSPEA(中美联合招收物理研究生)学者讲授物理学前沿。

    夏季学期就是通过邀集各专业领域的一流学者,为研究生即将进行的科技创新进行集中点拨,让学生顺利实现从课程学习向科学研究的过渡。从2004年到2007年,累计有136人次的中国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285人次的外籍教师来院授课。其中,2007年参加夏季学期授课的教师中,来自培养单位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科研一线主讲教师共有736名,其中包括47位两院院士、两位外籍院士、129位“百人计划”学者、5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6位“长江学者”、世界排名前50名大学的34位著名学者、51位外国专家等。

    “闻人见人”是研究生们给夏季学期作出的最形象的总结。

    夏季学期开设的每门课、每个讲座,都经过精心设计。系列讲座既体现了学科前沿性,也与国家战略需求密切相关。如“21世纪新能源系列讲座”中,集中研讨“中国能源战略与风能发展”、“21世纪的生物质能源”等话题;“网络经济新发展”系列讲座中,百度公司总裁李彦宏、新浪全球副总裁陈彤将等就搜索引擎、网络新闻阐述他们的观点。

    研究生院的夏季学期恐怕是目前国内能够提供的最高层次的学术大餐之一。

    “布告栏里没有托福和雅思广告,都是学术报告通知”

    今年4月22日的“地球日”,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2006级硕士生谭静强和他的同学们主办了系列主题活动。活动的开篇是刘光鼎院士的“中国油气的二次创业”的报告。此外,他们还通过学生会请了另外两位院士来做系列报告。

    “刘光鼎院士是我国油气开发利用方面的权威,听他的讲座可以了解我们的宏观能源战略,这对哪个学科的学生都是有益处的。”但是对今年的活动情况,谭静强并不十分满意:“今年准备不充分,去年我们请了7位院士来给我们做地球日的报告呢!刘嘉麒、施雅风、丁仲礼,都大名鼎鼎。”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玉泉路和中关村两个教学园区,平时各种学术讲座接连不断,全院范围内的有“爱因斯坦学术讲座”、“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老布什、李光耀等各国政要经常站在未来的科学家们面前。此外,各个院系也有面向本学科或是相近专业的学术讲座,谭静强所在的学院就有“地科讲堂”,每月一次,面向全校师生。

    让谭静强非常自豪的是:“在中科院读书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科一流的院士专家给我们上课,像我们地学领域,十五六个院士在教学第一线,他们不光是给我们讲课,还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和老一代科学家的故事。我就听丁仲礼院士讲过刘东生先生的人生,他们的经历和科研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几乎每天都有院士出现在讲台上。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广告栏里贴着的不是托福和雅思广告,而是各类学术报告的通知。学术氛围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正是这种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营造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独特的校园文化。

    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计算所研究生百味俱乐部”举办了第37期活动。在之前的一周里,计算所研究生部向全所同学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中最感困惑的问题。调查显示很多同学对于如何找到好工作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把经验留下来——求职专场”就成了这次活动的主题。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介绍了其在微软、百度、摩根斯坦利等4个大公司的求职经历,并详细介绍了成功拿到摩根offer的过程;另一位师兄为大家介绍了他去一家移动公司成功求职的经验。这个活动吸引了附近几个所的学生参加,许多人没有座位,站着听完了全场报告。

    像这样活跃的学生社团,中科院研究生院仅在北京地区就有舞蹈协会、戏剧社、志愿者协会等40多个,京外还有武汉的小洪山记者团等。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都吸引众多学生踊跃参加。

    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合唱团,被称为学历最高的学生合唱团,近几年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他们的歌声不仅响遍中科院各地的科技创新一线,而且还深入到遵义革命老区、开滦煤矿等,用歌声传承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

    一批批莘莘学子——这些未来科学家们,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中科院研究生院——这个孕育科学家的摇篮,祝愿他们在这个魅力舞台上梦想成真!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