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
星期
伊力特:被逼出来的人才观

土生土长的“土博士”自己培养

吴郁真 本报记者 刘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12    [打印] [关闭]
    

    “马正红走了。”这已是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野生果开发公司今年走的第三位大学生了。“我们通过面向社会招聘来的几位本科生走了一半了。”公司党委书记摇着头说。近几年,伊力特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人才。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诱人,为新招聘的大学生公司提供免费住房,被褥、厨具等生活用品这样的细节公司也有专人负责。“我们视他们为宝贝。”公司董事长徐勇辉说。可毕竟这里不如内地发达地区,伊力特距离乌鲁木齐市近1000公里,距离伊犁州所在的伊宁市也要近200公里,来的人想回一趟家,路上就得十天半月。公司在上市之初,曾广开大门面向全国招聘博士生、研究生等中、高级管理人才,但是人家一听说公司在遥远而偏僻的小镇,马上改了主意。好不容易招来的人才,又一个个离去。

    “人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这是企业领导班子共同的认识。怎么办?人才从哪里来?“走自己培养的路子,本地的和尚也能念好经。”董事长徐勇辉称这是被逼出来的人才观。自我学习、委托大学培养、请进来、送出去,鼓励成才的措施纷纷出台。学习型员工可以拿到公司高额的奖金,而且可以得到提拔和重用。在伊力特扎了根的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土“酒博士”。

    “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我自己就有着深刻的体会。”酒一厂厂长潘巍是厂里委托湖北工学院培养的科班生,刚分到企业的时候,曾经傲气过,在一次制作窖泥的过程中,他按照自己理解的书本知识配方,并制作了窖泥,满心欢喜的他以为一定会给所有人带来惊喜,没想到,窖泥颜色晦暗、味道怪异……他惊呆了。这次的失败对潘巍的打击太大了——几吨优质的粮食啊,几十万元的原材料,应该酿成香甜的美酒,却在年少轻狂的他的手上变成了废物。学习,从头学习。潘巍从那时开始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跟酿酒班的工人学、跟师傅学、跟班长学,而今已经成长为厂长的他使工厂产量和优质品率年年名列前茅。随手抓一把糟醅一捏、一闻、一尝,可以估算出产量和名品率,潘巍说有他这样本事的人在公司一大把。

    和潘巍一样有着走出校园、走进工房、成长、成熟又走上领导岗位这样经历的年轻的管理人员在伊力特不在少数。据统计,伊力特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科研开发人才全部都是企业自己培养。

    “清华大学、湖北工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江苏淮阴酒校、上海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是我们强大的后备力量。”总经理梁志坚说,伊力特委托这些院校为企业培训各类专业人才数十批,充实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近30名接受了清华大学的“资深经理人”培训,中层几百名管理人员接受了“卓越领导人培训班”,职工的培训也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据伊力特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介绍,公司实施“人才综合培养工程”,鼓励自学成才,构建“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人才平台,提升了企业凝聚力。制定《管理人员及非生产人员竞聘上岗管理办法》,先后对8个基层单位和机关10个部门20个领导岗位实行竞聘上岗,竞争后换岗人员24人,上岗人员平均年龄30岁,达到干部队伍年轻化,激活了用人机制。

    “伊力特的产业结构已打破了酒业一枝独秀的局面,涉足野生果综合开发、饮品业、煤化工、铁路物流、印刷制品、金融证券、宾馆、旅游服务等多种产业,我们还是敞开怀抱,欢迎各类人才加盟我们的事业。”徐勇辉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