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
星期
“中国制造,谁来制造”讨论
一方面,企业用工短缺普遍存在;另一方面,非法用工、随意用工的现象又频繁发生

招工难已成全国性难题

制造业缺口400万到600万人
本报记者 刘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12    [打印] [关闭]
    

    “招工难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难题”,4月,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在上海、天津、山东、东莞等多个城市的部分工厂走访了一遍,得出了这一结论。

    这趟出差回来,使刘开明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人们一直认为,珠三角地区才是用工荒的最大问题区域,实际上是因为这里对媒体的开放程度高,被报道出来的比例高而已。实际上,招工难问题在全国已经出现。”

    “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刘开明举例说,苏州吴中区某镇,大前年还有200多家针织厂、3万多工人,前年就剩下两万人、100家工厂了。目前的数字是仅有50家工厂和1万名工人。一到春节前后,工厂老板都会打着横幅去火车站接送员工。

    在广东、江苏和浙江,一个春节就有大批工人回家过年后就再不回来工作。在某个工厂,甚至有80%的员工离开。本来有700名工人,现在只剩下几十个了。老板虽然抵押了员工的身份证,但“估计都是假的”。

    到底用工短缺到什么程度?刘开明认为,从全国情况看,普遍缺乏10%的工人。由于制造业吸纳外来工具有普遍性,刘开明仅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他认为,在制造业领域,全国有6000万外来工人,4000万工人在沿海地区,但缺工率却达到15%到20%,也就是说,仅制造业就缺少400万到600万人,“这还是一个趋于保守的数据”。

    在他看来,用工短缺随着外来工在全国的分布有所不同:苏州、无锡、常州有60%~90%的是外来工;苏北有70%的外来工;山东则以本地人为主,青岛的外来工则占据很大比例。

    刘开明到每个厂调研时,都会向厂方强调,他需要透明、开放的数据。于是,刘开明和他的同事们可以在厂区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工人,可以详细拍摄和记录厂区内的工作记录和工作画面,可以对工人进行随意抽样调查和询问。

    正是由于这种不“设防”,使刘开明能得到很多真实的素材。他在走访时发现,非法用工、随意用工的现象在工厂中频繁发生。

    在江苏淮安的一家企业,刘开明拍下了“晚上7:30到10:00全体加班”的通知文字。他发现那个工厂一年到头,有1/3的工人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0点半,另外有2/3的人每个月只能休息一天,包括“五一”、“十一”都要工作,月薪一般也只在900~1500元之间。

    他还发现,一个织机工每织一件衣服只能挣到15元,而这套衣服的出厂价高达几百元,市场零售价更高;在一家工厂,一名妇女因为怀孕被辞退。

    刘开明分析说,目前中国外来工劳动力的主体是“80后”,大多数“80后”的时代特点决定了他们并不把赚钱当作唯一目的。城市中施行的一些政策如果不把他们当回事,那么他们也不会把这城市当回事。这些外来工群体势必将把重新回家当作人生归宿。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