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3日
星期
对于中国青年代表团的团员而言,日本之行让他们真实地感知新日本——不仅是这个国家的美丽、繁荣、发达,更是对日本国民性的了解和认知

最是今岁春光好(图)

——中国青年代表团感知新日本之旅
摄影 本报记者 郑萍萍 写文 本报记者 冯雪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13    [打印] [关闭]
    

    “希望号”以300公里的时速,平稳地运行在新干线上。从名古屋到东京1小时40分的车程中,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上,一直在滚动播放日本各媒体的新闻摘要:

    胡锦涛主席访日,这是自江泽民访日10年后,中国元首再次对日本进行访问;胡锦涛主席与福田首相在中日共同文件上签名,双方就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一致意见……

    5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的第二天,配合“暖春之旅”,应日本政府的邀请,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200人,结束了对长野、爱知县的友好访问,乘坐新干线返回东京。次日,他们将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日本开幕式,并聆听胡锦涛主席在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滚动新闻吸引了车内乘客的注意。除了代表团团员之外,车厢里还有日本乘客,很难从外表上看出彼此的差别。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胡锦涛主席的“暖春之旅”,都是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此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针对日本听众和网友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调查旨在了解日本民众对胡主席访日的看法。日本民众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他们为访问之旅取了各种名字,很多人希望胡主席能到自己家乡访问,一起切磋书法和茶道。

    中国国家领导人访日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不言而喻。在接受中国媒体联合访问时,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评价说:这是胡锦涛主席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这说明他非常重视中日关系。中曾根先生将几十年来的中日关系概括为有阴有晴,友好交往传承了下来。通过两国国民以及政治界长期共同的努力,很多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隔阂逐步消除。他说,中日不会对立,这是事实。“日本对中国抱有敌意,中国是一个威胁”之类的观点,纯粹是误解。两国都是亚洲大国,对于区域稳定和共同发展,担负重大责任。战略性互惠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合作,更是为着共同的目标,携起手来积极去实现。

    作为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了千百年。在1972年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前,民间往来最早打开了交流合作之门。1984年,在中曾根第一个首相任期内,他来华访问并和中国达成协议,共同设立了“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同一年,中方邀请3000名日本青年来华访问,次年,时任全国青联主席的胡锦涛率数百名中国青年访日。此次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中,就有50名当年访日的特约代表。23年过去了,曾经参加友好交流的中日代表,都在尽己所能为促进两国友好交流、经济合作而努力。

    睦邻友好关系,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之间的高层政治会晤,更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有交往才有了解,有沟通才有合作。两国年轻人的交流与理解,会对国家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青年代表着希望和未来,今天播下的种子明天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中日双方的高层领导人,都表达了相似观点。在被问及新一代年轻人和老一代人在对待中日关系及对中国的了解方面有何不同时,多年来致力于中日青年友好交流的中曾根先生回答说:老一代人知道过去的事实,有历史负担,心灵深处有反省。新一代人不再背负历史包袱,他们非常愿意和中国和睦相处,共同面对未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日本年轻人对今年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充满期待,他们很想知道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会举办怎样一届崭新的奥运会。日本外务副大臣木村也说,构筑长期稳定的日中关系,基础在于两国国民尤其是肩负未来的两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

    中国青年代表团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框架内中方派遣的第一个大型青年代表团。根据去年签署《关于“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的备忘录》,中日双方将从2008年开始,力争每年实现总人数4000人规模的青年互访。对于青年代表团的团员而言,日本之行让他们真实地感知新日本——不仅是这个国家的美丽、繁荣、发达,更是对日本国民性的了解和认知。他们经历的也不仅仅是拜会日本有关机构,参观考察企业、学校,与日本各界青年交流联欢,更是一种学习和思考,并从中体会在国家合作发展中的个人责任。

    

    中国青年代表团即将结束“感受新日本”之行,中日两国青年合唱《明天会更好》。

    

    中国青年代表团在观看概念车演示。

    

    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的形象大使之一,残疾人艺术家邰丽华用自己的表演感动了中日青年。

    

    贾棣锷等50名曾于1985 年访问过日本的“中国青年”作为特邀代表重访日本。

    

    著名运动员王楠受到日本青年的簇拥。

    

    中国青年代表团在爱知世博会旧址了解先进的环保技术。

    

    日本小学生在江户东京博物馆摘抄历史介绍。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