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5日
星期

亲人,你在哪里?

本报记者 朱丽亚 田文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15    [打印] [关闭]
    

    在“侥幸捡到一条老命”的周康龙心中,寻找在地震中失散的亲人成为了他眼下唯一的任务,即使头顶还有伤口,即使血痂还没有洗去。

    和对家人的牵挂相比,伤痛无足轻重。

    他是四川省北川县政府退休职工,今年61岁。

    灾难到来时,周康龙正在6楼的自家房间午睡。突然,他感觉到床摇晃得很厉害。

    在北川,时不时会有点小震动,大家都习以为常。周康龙也积累了一些防震常识,凭着直觉,躲进卫生间——顶部的铝合金吊顶或许能有些帮助。

    他刚冲进门,听见房外传来“山崩地裂的声音”,感觉整个房屋往下塌陷,他明白过来:这次地震很厉害!

    他被晃倒在地,举着盆护住脑袋,魂飞魄散。等外面稍微平静下来,房子不再晃动,他才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不禁倒抽一口冷气:该栋房屋已成为孤岛,与藏身的卫生间仅隔一条过道的自家卧室已经无影无踪!

    他感觉头部很痛,一摸,满手都是血迹,他什么也顾不上了,打开窗户,踩着雨棚,抱着天然气管道往下滑,到了一个平台,他闭上眼睛纵身跳下。

    “要在平时,给我100万元我也不敢那样跳!”等附近的灰雾逐渐散开,他循着亮光在自家房屋周围找亲人。

    他发现了自己的儿子,好多地方出血,纵然使出全身力气,也挪不动孩子,赶紧去找来另一名幸存的朋友,一起抬着儿子往外走。

    孩子的呻吟越来越微弱,他眼睁睁地看着儿子闭上了眼睛。

    今天一大早,老人再次赶到自己面目全非的家,找寻着自己的亲人——妻子当时也在家,却没有躲进卫生间,估计被埋在废墟中。头顶被砸破的周康龙,徒然地用木拐杖撬着钢筋,两行泪水,轻轻滴落在散乱的砖头之中。

    “我会一直等下去”

    周康龙并不是唯一的找寻者。

    位于任家坪镇的北川一中是当地最大的中学,从地震发生起就牵动了无数人的心。5月12日的地震造成一幢5层高的教学楼完全垮塌,灾情发生的当天开始,就不断有暂时脱离险境的家长来到学校寻找和守候自己的孩子。有不少家长已经守候了两天两夜。

    家住擂鼓镇一座山上的唐志荣和丈夫在地震当天就走了10多里布满碎石的山路赶到了学校,寻找18岁的儿子,每天都是天一亮就来到学校守候,天黑以后才回到已经不存在的家中。“只要他们还在救援,我就会一直等下去。”唐志荣说这话的时候,头部随着4台起吊机起重臂的起落而摆动,那些穿着桔黄色衣服的重庆消防队员的每一个动作,被寄托了她所有的希望。

    “我3天就喝了一瓶水,根本吃不下去。”家住擂鼓镇上的俞成华举着手里一瓶刚刚打开的矿泉水说。他是来寻找自己正在上高一的17岁女儿。俞成华在镇上的一个纸板厂打工,地震发生的时候,他和一位工友正在厂里面对面地坐着休息,他往外跑,工友可能是慌了神,横着往里跑,被砸在里面,没能出来。

    俞成华赶紧又往家跑,发现家里的房子已经倒了,70岁的老母亲被压在了砖块下面,他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母亲刨出来。母亲的肋骨被压断了好几根。安置好母亲,他又想起还在北川一中上学的女儿。因为晚上要照顾母亲,所以他和妻子只能白天守在施救现场,晚上回到家中。家里没有可喝的水,而在施救现场每人每天可以领一瓶水,于是他和妻子就把自己省下来的水带回去给母亲喝。“回到家里也睡不着,两个晚上几乎没怎么睡着过,眯一下又会想起女儿,又会醒过来。”

    “我一定要来看看母亲是不是还活着”

    走过任家坪,在山口,本来应该是向下的公路连同路旁的一幢二层小楼都被抬高了好几米。通往北川县城的必经之路被一条警戒线隔断了。

    警戒线的一边是焦灼地等待和寻找亲人的百姓,另一边是被山石阻断的公路,而远处低洼的山谷里可以隐隐看到已经被毁坏的北川县城。

    负责执勤的警官不让人进去。我们急了,警官也急了,“你以为我们不想进去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亲人在里面,里面很不安全,而且已经进去几千人救援了,太多人进去会影响救援。”

    守候在警戒线外,不时看到满脸疲惫的灾民和抬着伤者担架的武警战士艰难地爬上来。

    一位40多岁的女子爬上来,穿过警戒线,尽管已气喘吁吁,疲惫不堪,却丝毫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她是苦竹坝水电站的一名职工,电站在北川县城背倚的山后面。从地震结束后,她就开始往外走,已经走了两天两夜,翻越了大小10座山,饿了就只能吃些路边的野莴笋和豌豆角。“我的女儿在那个学校里,我要去找她。”说自己这两天的遭遇都还算平静的母亲,当说到自己的女儿时,眼睛顿时发红了。

    当大批由绵阳市区组成的志愿队通过警戒线往里面进驻的时候,很多寻找亲人的百姓乘机混了进去。由于昨天下了一整天的雨,道路非常泥泞,又被山上滚落的巨石完全阻断,必须手脚并用从乱石上攀援才能通过。

    北川县劳动社保局的驾驶员杨安义是想到县城里去寻找自己的母亲。灾难发生的时候,他正在绵阳学习,孩子也在绵阳读书,得以躲过一劫,在距离县城5公里外的刘汉希望小学教书的妻子也平安无事,护送学生已经撤到了绵阳,唯有母亲一个人在家,生死未卜。

    尽管知道母亲生还的希望不大,但杨安义不甘心,“我一定要来看看母亲是不是还活着。”路过一幢已倒塌的楼房,杨安义说,那就是他的单位。他们单位一共有30多个人,大概有10来个没能跑出来。地震发生的时候,一个同事在楼下叫大家赶快跑,话音刚落,由于地面下沉,他自己掉了进去,再也没能出来。

    “这是最繁华的老街口,这里是茶厂,这里是菜市场……”老杨一边走,一边指着那些已经完全无法辨认的废墟不断地给我们介绍。

    “那里是我的家!”到了菜市场旁边的一排还算完整的商铺,指着商铺边上的一堆高高的废墟,老杨突然激动起来。尽管旁边还有摇摇欲坠的危楼,老杨三步并成两步开始往废墟上爬,记者完全无法跟上他的脚步。他蹲在地上,朝着脚下的废墟,苦苦地呼唤:“妈!妈!”

    老杨从废墟里找到了自己家的冰箱、家具和门,但是却没能发现自己的母亲。他呆立在废墟上,久久地看着自家的门板,喃喃地说:“如果能早来一天就好了。”

    在他身旁,一个小伙子用铁锹正在努力挖掘一片废墟,他说下面有他的姐姐,姐姐是幼儿园的一名老师,她和幼儿园的很多小朋友都埋在里面。

    夫妻用身体护住了3岁女儿

    在绵阳一家化工厂打工的吴青松打算去距离北川县城还有5公里的漩坪乡寻找自己的妻儿。他一家四口分居三地,18岁的女儿在成都,妻子和13岁的儿子在乡下家中。吴青松一直未能与家中的妻儿联系上,跑到灾民聚集的地方去寻找,甚至连一个同乡都没有见到。心急如焚的吴青松决定徒步前去寻找。

    他的家距离绵阳至少有60公里,因为坐不到车,吴青松从5月13日中午开始从绵阳徒步行走,走到晚上才走到相邻的安县,当晚住在安县的小舅子家,说是住在家里,其实是在外露宿,因为房子已成危房,谁也不敢进屋居住。今天天刚亮,吴青松又从安县出发开始往北川走,直到中午12时才走到北川县城。当记者遇到他的时候,吴青松正在还没有完全垮塌的商铺间来回寻找继续前行的路。当记者告诉他有位母亲从苦竹走了两天,才走到北川,他显然有些吃惊地说:“漩坪比苦竹还要远呢!”顿了顿,这个连水和食物都没有带的汉子说:“再远也得走啊。”

    一个场景让记者感动得泪流满面。昨天,武警战士发现了一个小女孩,但当时大雨如注,各种抢救设施还不齐全,无法施救,只好给孩子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帐篷,并给她留下了食物和水。今天,将小女孩救出。

    记者看到,小女孩的父母用身躯保护住自己的女儿——女儿获救时,年轻的夫妇俩都已没有了呼吸。本报四川绵阳5月1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