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2008年5月16日
星期
大多数飞行人员一天最多飞了9个起落,空中连续飞行15到16个小时,在空飞行时间之长是前所未有的

空军部队架起抗震救灾空中生命线

特约记者 徐汇东 通讯员 肖海洪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16    [打印] [关闭]

    闻令而动,紧急空运、空降空投、灾区抢险。空军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灾,吹响攻坚冲锋号角。

    主要领导靠前指挥

    灾情如火,使命如天。5月14日,抗震救灾进入攻坚阶段。北京,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召集会议,分析抗震救灾形势,部署筹划行动任务,亲自指挥第二轮大规模空投空运和抢救伤员行动。成都,空军政委邓昌友坐镇一线,冒雨到四川什邡检查空降兵某部野战指挥所,看望官兵,指挥灾区救援行动。空军所有常委分兵把守,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指导。成空、广空和空降兵某部主要领导,或连续在位具体组织,或带领先遣部队驰援灾区。空军各级指挥所、各雷达部队、各导航系统高效运转,全力保障,形成了一个分布全国的航空保障网,保障了救灾行动的快速、有序展开。

    12日当天,灾害发生时,成空及所属部队指挥系统和航空管制机构,始终保持了正常运行状态,第一时间派出3000名官兵参加救灾。14时27分,雷达某团团长张肇荣带42名官兵赴阿坝雷达站组织例行性换防,行至距四川理县3公里处突遇地震,张肇荣果断指挥人员停车疏散,随即组织官兵步行进入理县县城,编成4组分头到县政府和各乡镇政府了解灾情,请领任务,连续奋战42小时,救出伤员26人,成为全军第一支在灾区中心投入救灾行动的力量。

    运输机部队超强度出动

    14日14时15分,空军总医院90名医护工作者乘坐波音737飞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紧急赶赴地震灾区。与此同时,空军驻湖北、陕西军用机场共12架大型运输机连续起飞,运载50支1500名医疗小分队和100余吨物资奔赴灾区,拉开空军第二次大规模紧急空运序幕。

    5月13日,空军出动了32架各型运输机,飞行113架次,紧急空运6806人、救灾物资和药品79.3吨到达灾区一线,创造了空军历史上动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在空时间最长等多项纪录。

    据担负空运医疗小分队任务的空军航空兵某团机长付润杰介绍,他们从13日凌晨6时开始执行空运物资任务,14日凌晨2时返回部队,飞行4个架次。大多数飞行人员一天最多飞了9个起落,空中连续飞行15到16个小时,在空飞行时间之长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空降兵克难破险

    14日12时25分,空降兵某研究所所长李振波率侦察小分队在阿坝州上空4000米高度,跃出伊尔-76飞机舱门,14名通信兵向茂县灾区降落。13时30分,小分队报告了当地灾情。这次伞降,他们克服了复杂气象和地形的影响,创造了空降兵历史上没有地面指挥、没有气象资料、没有引导的新纪录。

    这次伞降险情重重:伞降场四周都是4000米左右的高山,天气条件非常复杂,为了完成上级赋予的了解、报告灾情的任务,为救灾行动提供决策依据,登机前他们周密研究了跳伞的编组和执行任务的方法,抓住空降地区上空出现的适合伞降的短暂天气间隙,果断决定实施跳伞。

    从14日开始,空降兵部队在已出动6500多人的情况下,将再紧急增派4000多名官兵和160名空投人员参加救灾行动。

    一线机场24小时运转

    为完成飞行保障任务,空军所有一线机场24小时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这次担负运输机保障任务最重的成空某机场,在5月12日灾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保障机制,通信、外场各种保障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截至14日14时,保障飞行48架次,装卸物资近百吨,输送救援人员近千人,先后向汶川、茂县、绵竹、映秀等地空投物资16吨。机场连续3天全程运转,很多官兵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场站有200多名官兵家住灾区,或房屋倒塌,或亲人下落不明,但没有一人离开工作岗位。

    空军某机场警卫连士官罗伟,家住四川江油,这次家中受灾严重,房屋倒塌,父母均住在政府临时搭建的帐篷里。5月12日当晚,机场紧急部署抗震救灾任务时,他强忍心中的牵挂,主动向连队请缨。13日凌晨,罗伟与战友一道唱着激昂的战歌奔赴抢险救灾一线。

    截至14日,空军参与抗震救灾任务指挥和保障人员1.7万余人,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人员达2.7万余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