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困难重重但终会值得我们骄傲”
5月13日上午8时,该群人数达到上限(100人),而且几乎每分每秒都有人申请加入。随后,发起人在全国各地建立“分会”。各“分会”以QQ群为平台,商讨赈灾事宜。
截至5月14日,申请加入“5·12赈灾志愿者联合会”的人数突破3000,这些人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及直辖市。他们中以“80后”为主,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0多岁。他们的愿望只有一个——为赈灾出力。
5月16日,“5·12赈灾志愿者联合会”发起人、1984年出生的辽宁人邹嵩,接受本报专访。
中国青年报:怎么想到发起这个活动的?发起之初响应的人多吗?
邹嵩:5月12日那天晚上,我看新闻看得十分沉痛,就很想去那边看看。和朋友聊了聊,都不赞成我去。我就说,全国这么大,有的是人和我一样想去,我要找找。
于是我就在网上发帖子,留了“5·12赈灾志愿者联合会”的群号。但没想到很快群就要“爆”了,不断有人申请加入。我将群的人数上限申请到160人,结果不到1小时还是加满了。各地很快又建立了分群。自发的组织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报:你们都表达了希望奔赴前线协助政府赈灾的心愿。这个愿望什么时候能实现?
邹嵩:我最初想的是,哪怕我带根绳子去,拉出一个人来也算没白去。但是现在想想,恐怕去了也会越帮越忙,还是看政府怎么安排吧。就算去不成,做做后援工作也是好的。
不过现在还是有很多朋友坚持要去,我在努力做大家的工作,希望大家服从政府统一调配。有朋友刚刚还在给我发信息,成都红十字协会在招募志愿者医疗队,还有中青志愿者协会发起了“黄丝带”活动。也就是说我们有希望去了。
中国青年报:到目前为止,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邹嵩:河南分会、浙江分会、上海分会、广东分会、湖北荆门分会等都已经组织了募捐和献血活动。大连分会的志愿者正在组织募捐,现在已经有20多万元了。浙江分会的志愿者,13日当天就弄了20多个帐篷。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募捐、宣传和动员,发展壮大人员。现在要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我相信很快会过万人。现在就是能组织募捐就组织募捐,能组织献血就组织献血,与相关机构联系,最后把物品送到灾区。
中国青年报:其实红十字会已经公布了捐款账号,各地、各部门也开通了一些渠道,人们向灾区捐款捐物可以很畅通。你们为什么不通过这些渠道奉献自己的力量,还要如此费心费力呢?
邹嵩:这个也是我的困惑之一——我们能做什么?做的是否有意义?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有这份心,在为赈灾作努力就是有意义的。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捐助途径的,有很多人一加入我们群就说“终于找到组织了”。我们可以帮助大家把想援助灾区人民的这份心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还会把各地可以接收募捐的组织的汇款账号或者联系方式告诉大家。尽可能让更多人知道捐助的途径。我已经在找人做网站了,以便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查到相关信息。为了做这个网站,我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这几天都没怎么好好睡觉。不过今天网站就要开通啦!
中国青年报:和你一起工作的人还有很多吧?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邹嵩:确实不少,好多群主都是和我一样的“80后”。
有一个叫胡清蕊的女孩,唐山人,向我表达了希望参与赈灾活动的心愿之后,不等我说完,已经从唐山赶到北京。我们都是有爱国心的热血青年。
还有一个内蒙古分会的,网名叫柳絮,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他们那边也募捐了,他昨天捐款两次,明天还要去献血。他有一段话让我很感动,“我前不久父母双亡。再看到四川现在这个样子就更加痛苦,我不想看到别人也家破人亡。虽然我们没帮上什么忙,但我们感谢你们。”他最后说的话让我很有共鸣,是的,我们这一代没有让国家失望。
中国青年报:有网友说,2008年是坎坷的一年,但是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你怎么看我们的2008?
邹嵩: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经历了多少磨难?到我们的时候,非典、禽流感、洪涝灾害,我们不是都挺过来了吗?
2008年,从奥运火炬传递中出现的事情,到现在的天灾,我们是在经历考验,但是我们不怕。当我在电视里看到温总理的一些镜头时,真的很感动,好多网友也说在看的时候热泪盈眶。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就没有渡不过去的难关。我坚信,2008年是我们大家难忘的一年,是困难重重的一年,但终会是值得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