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2008年5月19日
星期
体院学生三次创业,从失败到成功

健美教练的健身馆越开越大

本报记者 闵捷 实习生 杨恬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19    [打印] [关闭]
    汤兴旺2006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健美专业,如今已是国内知名健身品牌“舒华”的四川总代理,同时担任成都舒华健身俱乐部总经理。

    他如何迅速完成从大学毕业生到健身俱乐部高层管理人的角色转变?记者近日采访了他。

    除了懂专业还要会管理

    2002年9月,汤兴旺考入成都体育学院健美专业学习。“那一年,我们是首批本科生,整个健美专业只有7个人。”由于文化课少,课外时间很多,为了充实大学生活,他积极参加各种健美比赛,并到成都的健身俱乐部担任健身教练,从而结交了一些好朋友。

    汤兴旺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而健美这一行在饮食方面要求严格,花费特别多。“我希望自己能早点独立,给家里减轻负担。”汤兴旺开始考虑创立健身俱乐部来赚钱。

    2003年10月,在内蒙古举行的全国健美锦标赛上,汤兴旺夺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利用比赛机会,他到全国几家比较大的健身俱乐部参观学习,观察到当时健身俱乐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健身俱乐部里,经营者大多属于教练出身,他们往往缺乏管理经验。”他得出一个结论:要想经营好健身俱乐部,经营者应当既是合格的健身教练,又是出色的管理人。

    就在很多同龄人沉浸于轻松的校园生活时,汤兴旺的创业决心已定。为了学习管理知识,他利用周末到西南财经大学旁听MBA课程,并参加了几个短期的管理培训班。

    广交人脉助力第一次创业

    汤兴旺拿出家里凑的1.8万元,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我走街串巷,好不容易找到一个97平方米的店面,月租1000元”,经费的紧张让他备感压力。

    当健身教练时结交的朋友们帮了忙。店面的装修就是朋友免费帮忙做的,健身器械方面也得到了支持,“我2002年便与舒华健身器械有限公司有交往,我店里的健身器械全由该公司提供。在店面运营前期,健身器械是免费使用,等到有收入了才开始付款。这大大缓解了我的资金压力。”

    申请营业执照时遇到了麻烦。由于他当时还是大二学生,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心存疑虑,不同意发放营业执照。一位姓杨的健身爱好者被他的创业精神感动,动用自己的关系,才让汤兴旺终于拿到了营业执照。

    为了适应高强度的健身训练,他平日一天要吃6顿饭,可在第一次创业的筹备时期里,因为忙于奔波,他一天只能吃上两餐,人瘦了不少。

    2003年11月2日,汤兴旺的健身会所开张了。“我印了一万张宣传单,站在附近小区的门口,发放给行人。”由于店面的位置偏僻,并且室内只有健身器械,没有更能吸引客户的健身课程,所以经营并不理想。2004年3月,汤兴旺关闭了健身会所,黯然结束了第一次创业。

    总结经验一战再战

    汤兴旺并未灰心,身边朋友也看好他的发展前途。时隔一个月,他与4个朋友合作,进行第二次创业。

    针对第一次创业出现的选址不当、缺少课程等问题,汤兴旺把俱乐部开在了人气旺盛的成都石人小区里,并把经营面积扩大到347平方米,拿出一部分场地开设女子健身课程。开业一周后,俱乐部已拥有100个会员,汤兴旺也初尝创业的甜头。

    开张一个月后,有位投资者看好汤兴旺的健身俱乐部,愿出18万元收购。汤兴旺虽然有些不舍,但想到有了这笔资金,今后能够把生意做得更大,就同意了这笔交易。

    随后,汤兴旺花了半年时间在健身市场做调研。2004年11月,他进行了第三次创业,开办了一家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健身俱乐部,并且经营得不错。不到一年半,又有人开出80万元的高价来收购。汤兴旺又同意了,因为他当时面临毕业,打算回山东老家做房地产生意。

    毕业回到老家后,他很快发现做房地产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选择再回成都寻找机会。

    2006年11月,看好汤兴旺发展潜力已久的国内知名健身品牌“舒华”,主动投资300万元,与他合作创办成都舒华健身俱乐部。“我想做事业,‘舒华’想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双方一拍即合。”汤兴旺说。

    目前,成都舒华健身俱乐部已有3家分店。作为俱乐部的股东,汤兴旺告诉记者,他个人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已达800万元。“这两年,我们计划将俱乐部数量增至12家。”汤兴旺制订了快速扩张的计划。

    自己从管理中获益良多

    从大二创业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到如今与“舒华”的联合,汤兴旺认为自己从管理中获益良多。

    第二次创业至今,他的健身俱乐部实行员工打卡制,避免队伍纪律的松散。为了更好地为会员服务,俱乐部将会员分成不同类型,安排教练对不同类型的会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进行第三次创业前,我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很多健身俱乐部在招募会员时,采取被动的‘开门等人’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汤兴旺表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俱乐部要主动联系客户,他就在俱乐部附近的商场设点,让商场帮助宣传,回报是给商场工作人员赠送免费健身卡,这种联合宣传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成都舒华健身俱乐部,记者看到室内开辟了一处独立空间,里面布置成咖啡馆的模式。“这个地方专门供健身教练与客户交流。”汤兴旺告诉记者,健身俱乐部不光要为客户提供专业、舒适的健身服务,同时,也要在不断交流中,使客户更深入了解健身文化。

    尽管已不是青涩的创业者,但汤兴旺不敢懈怠,“每年我都会到一些专业机构学习管理知识,给自己充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