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
星期

支援灾区的最高境界是“可持续”

刘以宾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20    [打印] [关闭]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永远都该记住的日子,包括我们的后代。从最初的震惊到人们的心被齐刷刷地吸引到抗震救灾现场,一个星期时间里,我们和家园被毁、亲人遭遇不测的灾区群众一起经历了一场劫难。我们哀思连绵,面对数万亡灵,在与灾区群众的情感交织中经历着一场大悲。我们心灵涅  ,在人性光辉的强烈照耀下,经历着一场感动。我们跃跃欲试,一颗颗炽热的爱心和从未有的创造力,交织成为抗震救灾争做贡献的一场“运动”。

    然而,既然是“一场”,就意味着终有散场。随着时间推移,随着非常态下的突击抗震救灾转变为常态下的灾区恢复生产、家园重建,人们的大悲会慢慢抚平,人们的感动会渐渐淡化,人们的激情也会逐步降温。而这场地震灾难的全过程,犹如其他任何一场由大自然制造的劫难那样,也有它自身从发生到发展再到完全度过的客观规律。这样一个过程,或许要延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久。假如未能充分认识这样的客观规律,我们在思路、举措、表现、作为等方面,很有可能与灾区人民的实际需要形成“错位”。从这个角度上说,关爱、帮助、支援地震灾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人们熟知的一个概念,其中的某些原理、理念、做法、标准,应该被借来一用,用于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支援灾区的指导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注重长远、科学规划、追求效率。“可持续”地关爱、帮助、支援地震灾区,也是同理。例如,地震造成了许多个残缺不全的家庭,幸存者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的人生路将因此改变。灾难致使许多儿童乃至婴儿成了孤儿,他们今后的物质抚养、人格发育、身心健康以及入托上学、就业婚恋等等,每一步都会面临新的问题。绝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在今后的十几年、几十年里,他们都需要来自社会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理解、关爱和扶持。震后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当然需要大量资金,但也有一个包括财政、社会捐助在内的大笔救灾款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运用的问题。同时,住房重建应如何选址,怎样的建造方式才能做到既经济又适合地震易发带,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现实问题。这些,都需要来自地方政府、公益机构、专业人士的科学管理和悉心指导,也需要志愿者、有良心的企业家等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去奋斗、去运作。

    按照“可持续”的原则,可以制定出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对口帮扶规划并分步实施,也可从自身优势出发,选择不同的重点和方式,使得对灾区的帮扶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如何完善政府救灾款、民众慈善资金的管理,可能是下一步面临的现实问题。谁都无法保证陕西华阴救灾款事件不会在今后四川灾区局部重演,下决心解决体制、管理制度上的问题,是帮扶地震灾区人民最大的“可持续”。另外,帮扶的外延亦可扩展,甚至将单方帮扶发展为一种良性互动。例如,将抗震救灾中的动人实例,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心教育、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的大课堂,由此形成的“可持续”效应,将会在下一代人中,在今后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