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出现“临时家庭”
记者今天走进了一个“临时家庭”。陈丽,聚源镇人,地震前,她和镇上的许多人一样,在镇上的北街经营自己的服装店。虽然店面不大、利润微薄,但是她出货进货,自得其乐。
陈丽服装店的对面是浦长明的烟酒店。烟酒店在号称“服装城”的北街颇为扎眼。
尽管做生意门对门,但是两家人来往并不多。5月12日,地震震毁了整个北街。十几秒内,几百家店房倒屋塌,损失惨重。浦、陈两家也不例外。万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当天傍晚,风雨交加。浦家有把大伞,可是人口不多;陈家人口众多,可只有一把小伞。雨越下越大,两把伞终于并到了一起。12口人背靠着背,一起熬到天明。那个晚上,他们说的话超过了过去几十年。其实,题目只有一个——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说了一晚上,并没有说出什么结果。第二天一早,陈丽就催着丈夫李铁钢去上班。“他是有单位的人,不像我。何况,受难的不止我们一家,我们不能没有责任心。”李铁钢决心离开家,他回到单位马上参与救援,使13个地震时被困在索道上的游客得救。
地震中,陈丽抢出来的最值钱的东西,是女儿的自行车,此外是几床被子。后来,她回到自己的店里,把完好的货物——主要是内衣和袜子也掏了出来,晒在太阳地里。“或许过几天卖了,还能回收点成本。”她说。
浦长明没有那么幸运,他至今也进不去完全垮塌的烟酒店。为了防止偷盗,他把一条大狼狗拴在店门口。记者问他:“以后店能不能再开?”他两手一摊,回答说:“哪儿还有钱?”
废墟里,被砸坏的价值两万元的烟酒,是浦家全部的家底。
现在,陈、浦两家人睡在一个帐篷里——帐篷是陈丽丈夫的朋友送来的,支帐篷的铁架子是旁边建筑工地送的。
今天上午,浦长明帮着陈丽的公公李文祥给地上铺了一层砖。地上湿气重,每个人的脚都肿起来了。“铺上一层砖,能挡些湿气。”浦长明说。
晌午饭三个菜:黄瓜、萝卜和干笋。黄瓜、萝卜是志愿者送来的,干笋是浦长明从废墟里翻出来的。两家人对着头一起吃。
但陈丽没有吃,她操心着女儿的学习。“大人无所谓了,但是孩子不能耽误。”她说,再过几天女儿就七岁了,不能留级,“留级的话,读完小学一年级就八岁了,让人笑话。”
本来聚源小学今天复课,可是陈丽到学校一问,觉得不是自己所期望的。“学校说,如果你放心,可以让女儿来,不过也没有课本,就是看一些课外书。我觉得这没用,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应该开始复习功课了。”
陈丽把女儿送到邻县的二姐家去了。那里遭灾轻一些,女儿或许能上上课。
说起未来,陈丽和浦长明的态度是一致的:只要人好好的,钱慢慢再说。不管怎么样,那顶帐篷下临时成为他们共同的家——其实就是一个大通铺。
记者在都江堰、绵竹等灾区采访时,看到这样的“临时家庭”还有很多。很多时候,在政府和外力的援助之外,同一帐篷下的互助也是他们抚平伤痛的动力来源。
本报都江堰5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