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1日
星期

贫苦者也有爱的力量

本报记者 蒋昕捷撰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21    [打印] [关闭]
    过去他乞讨,是为了填饱肚子,等着别人来捐助。现在他乞讨,是为了多讨些钱,去捐助别人。

    5月15日中午,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出现在南京市江宁区红十字会的募捐点前。他套着一件打了许多补丁的蓝色上衣,脚上穿着破旧的凉鞋,他的头发和胡须一绺一绺的,像挂着一层白霜。

    他在四川地震灾区的照片前站了许久,然后抓着老式的白瓷缸,走到募捐箱前,瓷缸里散落的硬币发出“咣啷咣啷”的声响。

    “他是来讨钱的。”这是募捐点工作人员郭沙瑊的第一反应。

    老人的左手勾着缸把儿,指缝间夹着一张很旧的钱。他把钱抽出来,展开,展平了,两只手很郑重地把这5元纸币放进募捐箱。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老人走出了十几步,郭沙瑊才回过神来。她拿着留言簿追上去请他签名。

    “不需要。”老人挥挥手。他的右腿看起来不大灵便,步履蹒跚,消失在人群中。

    但是3个小时后,老人又回来了。这次,他拿出一张崭新的100元纸币,什么也没说,就要往募捐箱里塞。

    郭沙瑊拦住他,问:“你怎么又来了?刚才你已经捐过啦。”

    这个白发苍苍的乞丐嘟囔着说:“刚才想多捐点钱,身上都是一毛两毛的硬币,放在箱子里,那是给你们添乱……”他刚刚凑足100元零钱,为此特意到银行排了很长的队,跟银行工作人员说了许多好话,才换来这张新钱。

    “四川那边的人遭了这么大的灾,命都没了。我是个要饭的,但现在比他们强多了。”他还是嘟囔着说。

    105元,对富人而言,只是一包烟,一支口红或一顿晚餐;对普通人而言,不过是少喝两瓶酒,少买一件衣服;但对这位老人而言,是伸了多少次的乞讨的手。

    后来郭沙瑊才知道,老人叫徐超,67岁,在南京乞讨已经8年。这105元,他乞讨了整整8天。现在,他还想再讨100元,捐给灾区。

    爱心和善举没有贫富之分。并不因为钱少,乞讨者的爱心就显得廉价。也并不因为贫苦,贫苦者就没有爱的力量。

    这一点,郭沙瑊能看到。在为期两天的募捐过程中,她既接待了开着奔驰车送来一包钱却不肯留下姓名的富人,也接待了特意赶来的“的哥”,捐出跑两个礼拜才能挣到的钱。还有在对面菜场里专买便宜菜的老奶奶,从手帕包着的零钱中捡出唯一一张50元钞票……这些都让她感动。

    两天下来,这个小小的募捐点一共收到捐款16641元。郭沙瑊如今已经回到她所在的房地产公司上班,但这两天经历的人和事,“对我的震撼非常大,它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

    乞丐徐超将钱塞进捐款箱的那一刻,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有人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第二天中午,当地电视台的记者在一家小饭馆门前找到了他。那时,这位乞讨的老人正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等着客人吃剩下的饭菜。

    在捐光身上所有的钱之后,到那时为止,他又讨到了3块6毛钱,还缺96块4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