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灾区人民盼望的天路
场景一:空军战鹰穿破云雨雷电,紧急空运气势如虹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八级地震。刹那间,汶川地区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人民群众身处危难之中!接到上级全力以赴支援灾区的命令,空军首长的部署只有简短的三个字:“快!快!!快!!!”
5月12日下午15时40分,空军航空兵某部两架伊尔-76飞机紧急升空,执行第一批次空运任务。
5月13日1时20分,空军部队22架各型运输机做好升空准备。发动机启动,轰鸣声震天动地,拉开空军紧急实施大规模投送帷幕。
一切为了灾区。紧急任务面前,飞行人员打破常规,勇敢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空军航空兵某部林斌、吕文令两个机组从13日5时36分起飞,14日1时16分落地,创造了单日连续飞行17小时40分钟的纪录!
5月22日,据不完全统计,空军共出动各型飞机881架次,空运人员14884人、物资2755.3吨,运输机部队先后创造了云中云上空降、下半夜空投、连续24小时滚动飞行等10多项纪录,是历史上同时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反应速度最快的非作战空运行动,在亚洲和整个世界抢险救灾行动中前所未有。
场景二:指挥调度井然有序,“空中生命线”畅通无阻
成都地区。每天几百架各型飞机昼夜兼程,从不同机场、不同方向、不同高度进入成都地区,最密集的时候,灾区上空有近70架8种型号飞机执行空运、空投任务。
5月14日,首次紧急大空运。空军某军用机场,高峰时同一时间、同一狭小空域内,从全国20个省区市的32个机场起飞的38架各型飞机先后起降132架次!时间紧、跨度大、任务特殊,空军航管部门面临极大挑战!
第一时间,空军成立成都地区抗震救灾空中管制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灾区飞行活动。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把救援物资和伤员运送到位,空军紧急开放29条临时航线,在成都地区开辟4条航路航线,允许救灾飞机灵活选择航路航线和飞行高度。航管部门严密论证飞行任务,简化计划审批程序,救灾飞机随时申请、随时答复、随时放飞。
场景三:观天测雨把握规律,科学保障为战鹰护航
5月的四川,云遮雾绕,多雷阵雨天气。航线两侧高山林立,气象条件恶劣。空军气象官兵承担起为战鹰保驾护航的重大责任!
时间就是生命。空军紧急动员,40多个气象保障单位近2000名气象官兵迅即行动,进入战斗状态。
14日,汶川地震进入第三天,救灾指挥部急需掌握茂县灾情,空军前指决定派空降兵实施伞降侦察。此时,成都地区一片阴霾,山川笼罩在雨雾之中。运输机能不能起飞?伞兵能不能空降?
在没有受灾地区气象信息的情况下,空军气象部门反复研究,预测中午时分笼罩在茂县上空的乌云会出现一个短暂间隙,指挥员果断采纳建议,空降兵15人小分队成功实施向茂县灾区的首次空降,为指挥部定下救灾决心、进行有力救援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天下午,北京南苑机场,执行空运医疗队和医疗器材任务的飞机集结完毕。此时,北京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雷雨天气。空军气象雷达连续开机,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情况,迅速提供合理气象保障建议,随后,一架架飞机从积雨云缝隙中起飞。16时57分,最后一架运输机安全起飞后,雷雨顿时覆盖了机场。
15日凌晨,气象保障人员对清平磷矿上空高空风和云状作出准确判断,成功保障了我军历史上首次进行的夜间云上空投。
汶川地震以来,空军气象官兵先后保障空运、空投任务1300多架次,提供天气预报资料2000多份,为空军运输机部队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也为灾区人民建起了生命和希望的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