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7日
星期

废墟暂存,而记忆永恒

——写在“5•12”汶川大地震十五天
本报记者 辛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27    [打印] [关闭]
    5月26日,距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特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14天。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这一天,是被称作“二七”的开始。

    而“头七”,5月19日,那一天,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切,此刻仿佛眼前——汽笛长鸣声中,13亿国人集体默哀3分钟;天安门广场,83岁的离休干部段金声老人手持菊花,被镜头永远定格;默哀后的人们,沉默中爆发,“中国万岁!四川加油!”……声声口号,此起彼伏,久久萦绕。

    不仅仅是“5·19”。自“5·12”以来,无数相识不相识的人们,通过种种途径,以“千姿百态”的表达,直面这场空前的天灾,也分享着这段特殊岁月里人类那一份共通的情感,共有的坚强。这段岁月里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感,注定将成就一段特殊的历史。

    “这次大地震,也诱发了一次‘精神地震’,它必然就此积淀成一份文化记忆。”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说,“这份文化记忆的主题,就是——中国人突然发现了隐藏于自身的更为完整的人性。”

    短信里:受益感动 传播感动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条条手机短信在相互熟知的人们之间传递,短短的几行字,没有声音,没有画面,默默地寄托哀思,传递关爱。

    最近几天,在京上学的川籍大学生小王收到了很多充满关爱的短信:“别忘了提醒家人,注意卫生,做好防疫。”“祝你全家身体健康。”……很多短信来自一些并不熟悉的号码,每每看到这里,小王心中总是感到非常温暖。莘莘学子囊中羞涩,善意的提示让小王那颗焦躁的心渐渐安稳下来。小王有信必复:“谢谢,也祝您全家身体健康。”

    “关爱川人”是近期短信的主题,但是还有一些短信在传递着对身边朋友的爱。

    在京工作的李小姐不会忘记5月19日的上午,N条短信,内容一样:“别忘了在14时28分,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李小姐说,“这样的提醒,让我感到了朋友们最善良的一面。”

    刘先生不忍心删掉手机里的6条短信,内容一字不差,却来自6个朋友——“人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比是那么的渺小,一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多保重!”刘先生说,这样的短信让他感到温暖,自己是感动的“受益者”,也会成为感动的“传播者”。说话间,他又转发出几条相同的短信。

    还有一些短信引发了对生命的反思。“地震突袭,顿感生命的渺小和宝贵,亲情和友情的珍贵,名利和虚荣的卑微。诚挚问候一声,衷心愿您和您的家人平安、快乐!”收到这条的短信的陈小姐说:“以往,每天快节奏生活让我们淡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友情比如亲情。现在,我和身边的人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陈小姐说,“感觉自己好像第一次吃‘麻辣烫’,眼里含着泪,心里万般滋味,以后还会继续品味。”

    更有一些短信,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爱国情怀,“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加油,中国!”捧读短信,张先生心潮澎湃,“做一名中国人,如此幸福。”

    短信不仅传递情感,也成了捐助的平台。

    有机构开设了“发一条短信,捐助两元钱”的捐款渠道。对此,北京某大学生小江说:“我们还没有挣钱,这种捐款方式最直接。我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以这种方式奉献爱心。同学之间,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你发短信捐款了吗?’”

    网络上:深情祈福 务实救助

    这些日子,互不熟知的人们更多地选择走进虚拟的网络世界,一个个饱含感情的帖子、留言,使因特网少了以往的嬉笑怒骂,平添了更多理性与平静。

    5月19日那天的一切,就注定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当天上午,很多论坛的帖子、MSN、QQ的签名档上,类似的签名随处可见——“5月19日14时28分起3分钟内都隐身上线,让头像全灰,向死难同胞默哀,请速速转发。”还有人提议,“三天内,全部隐身上线!”

    网民表达哀悼情绪之余,也在分享着感动。

    “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儿,婴儿被救出时仍熟睡”——这是一个在各大网站热传的帖子——救援人员在一名已经没有了呼吸的年轻母亲身下,找到了一个熟睡的孩子,孩子的小花被子中,有一部手机,手机里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帖子的后边,网友跟帖无数。

    “看完这个视频,我马上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对她说了一句‘我爱你’。希望所有的网民都能及时地给妈妈打个电话。”一个网友如此留言。

    有人为这个故事创作了一首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一起走!”

    感人的故事,不断被传播。互联网从没有像眼下这样,“浸泡”在一片感动和泪水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也被这种“全民感动”现象深深感动着,“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倾诉、相互帮助的平台。人有感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灾难面前,任何人都尽情展现了各自感性的一面,通过网络,相互安慰,相互鼓励,这说明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一把善良的‘种子’。是灾难把大家‘向善’的本性激发出来。”

    时间悄然推移,互联网的“情绪”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初期的感动慢慢转向务实的捐助和救助。很多平日信手涂鸦的个人博客,也成为救助的舞台。

    网友“烟雨”在博客上写道,“那个我和‘猪头丁’蜜月旅行时曾经去过的小镇……我见过的那个映秀,只能留在记忆里。”为了“心中的映秀”,“烟雨”和丈夫在熟知的“驴友”中间发起了网络救援。募捐结果,“物资装满了3辆卡车。还有30箱压缩饼干,东西多得超出预想。车队已向四川进发。”

    “绿丝带——新浪亿万网友在行动”的专题频道上,一个名为《大家都来说说赈灾中你做了什么?!》的帖子,点击量超过6万,回帖上千条。更多网友干脆在此捐钱捐物。“我们是平时要靠单位吃补助的困难户,我们只捐了一个月的工资,虽然这点钱微不足道,但希望能给灾区的民众带去点儿温暖。”一名网友留言说。

    有的网友则献计献策,“痛定思痛,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重建。重建包括灾民心理重建,财产重建,生产重建。汶川地震灾难的教训不能重演,应马上着手邀请国内专业人士进川调查房屋损伤情况,同时在全国开展结构抗震研究工作,对目前所有的学校等重要建筑进行抗震性能检查,避免灾难再次发生。”一名吉林网友如此留言。

    废墟下:坚强支撑 舍己为人

    废墟之上,震区之外,关爱在互联网和短信平台上传递着。而震区中、废墟下所发生的一幕幕,也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敬礼男孩”展示出一份朴实的感恩之情。3岁的小男孩郎铮从幼儿园废墟中被救出时,他没有哭泣,而是艰难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无数人为这一幕感动。一个网民如此留言:“好可爱的男孩子,帅得一塌糊涂。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才3岁!!”

    17岁的薛枭,受困80个小时之后,被抬出废墟的他,第一句话是“叔叔,帮我拿瓶可乐。”他从这一刻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可乐男孩”。一位网友的留言颇有意味,“男孩的乐观‘逗乐’了悲伤的中国。”

    15岁的邓清清,被救出之前,一直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看书。匪夷所思的自强,让所有人为之震撼。

    15岁的秦静文,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懂事。废墟里,医生为她打了救护针,这个女孩子用微弱的声音说:“谢谢阿姨,你快出去吧,这里危险!”还有12岁的李月,人们前去营救她的时候,小姑娘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别管我,先救下面的同学!”

    一个微笑的女孩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勇敢”。双腿已经断了的这个小女孩,微笑着对救援人员说:“要勇敢!”女孩的笑容,被很多网友赞为“灾区最美丽的微笑”。

    勇敢的还有7岁的任思雨。救她的时候,她对身边的人说:“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

    还有一群孩子告诉你什么是“患难与共,同舟共济”。“高一七班的,我们要出去,要挺住。”被救出来的李安宁不知道是谁说了这句话,但她清楚记得,废墟下,大家一直在唱歌,一首歌的最后一句歌词是:“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每每读到这些真实的故事,总会被孩子们的坚强和乐观所感动。这还是那些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孩子吗?”一名网友如此留言。

    还有一位名叫杨云芬的52岁老人,在废墟下坚持了67个小时后,对救援人员说:“这里危险,放弃我吧,你们去救别人吧!”救援人员眼睁睁地看着杨云芬用一块玻璃,划开自己双手腕静脉,吞下了自己的金戒指……有时候,对生命的放弃,却是对大义的选择。

    全社会:积极行动 理性思考

    就在人们通过短信、网络这些虚拟手段彼此取暖的同时,真实世界里,各行各业也以种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呈现人性柔软的一面。

    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全国各大影院和以往热闹的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纷纷歇业,“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思”。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很多电视台节目全面调整,地震发生前原本在各档黄金时间热播的都市情感剧、娱乐节目,迅速消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以军队、战争题材为主的剧目,《士兵突击》、《亮剑》、《光荣岁月》等纷纷占据各大频道。

    无独有偶,救灾前线上,“真实版《士兵突击》”也在上演。5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法治报道》报道了一名13岁初中女孩何翠清,她和5名女生喊着“许三多”等来解放军救援……“不抛弃、不放弃”,从荧幕走到现实。

    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这次地震救援工作,将留给中华民族两个重要的文化遗产:首先,全世界华人在大灾面前,心手相连,华人身份的认同感得到了增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在华人中得到延续和加强。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对接。“以往,西方人片面地认为中国的人权和西方崇尚的人权概念有很大的区别。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权只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但是通过救灾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是一致的,中国是尊重个体人权的,中国人是尊重生命的。”

    张颐武还对国家设置哀悼日的做法大加赞赏,“生命价值至高无上。全国降半旗,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普通民众由此将会大大增加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此外,张颐武认为,在此次灾难中,互联网扮演了更加重要的信息传播角色,“这次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和传统电视、报纸媒体的一次完美的结合。很多网民用手机拍摄画面,用亲身感受撰写博客,发帖子,这让全国网民更快地了解灾情,也为电视和报纸提供了更加快速、更加鲜活的新闻素材。”

    朱大可认为,大规模的死难者人数,触发了震惊、悲悯、同情、善性和爱。“这是大灾难对人性的一次普遍唤醒。越过大地震的苦难,可以发现,一些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可以用爱来替换,地震能让我们学会把爱和良知、正义、公正、平等以及社会理性编织在一起。”

    朱大可认为,汶川大地震,引发了中国人的“情感大爆炸”,并唤醒了沉睡的社会良知。“如果这种爱心不仅仅是一种短暂的闪现,而能够成为一种持续的情感力量,那么这将成为21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最大财富。当然,这种爱是否能够真正升华为一种普世的爱,或者说,它能否被一种普世的价值理性所支撑,并成为支配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力量,这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救援和重建家园的工作还在进行中,哀伤气氛必然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从心理学角度持续关注这场灾难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宋振韶博士严肃提醒公众:不要长时间持续关注灾情新闻,以免成为“二级受害者”。

    宋振韶博士说,灾民需要心理安慰,但是救援人员、志愿者还有亿万网民也需要心理援助。那些真实的、悲惨的场面,会对长期关注灾情的人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形成“二级伤害”。未来一年或者数年内,可能很多人都需要心理援助。

    “面对灾难,相互发短信,在网上积极留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心理调节方式。”宋博士提醒公众,避免受心理伤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要知道,前方有很多专业的救援人员。我们在做好捐款、捐物、献血等善举之后,要及时地把精力放在自己本职工作上。大家要适当减少目睹灾难新闻的数量。不要让自己也成为日后心理援助的对象。”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