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2008年5月30日
星期

英雄出少年

珍藏逝去同学的梦想,为他们勇敢前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30    [打印] [关闭]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剧烈地颤抖。

    一个个孩子的离去,让这场灾难更加痛彻心扉,也让灾区的天更加昏暗,同样,还是一个个孩子又给这昏天黑地的天空撕开了一个口子:一个个孩子的名字在废墟中英雄般迸发出来,一个个孩子的故事在狰狞的灾难中闪烁着缕缕亮色。坚强、乐观、勇敢、无私……他们照亮了灾难中的人们,也让屡遭磨难的国人看到了希望。

    “如果能救而没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的陈浩伤势严重: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

    “他本来可以不这样的,”陈浩的爸爸说。

    12日,陈浩和班上的同学正在上课,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个子高挑的陈浩很快跑下楼梯,马上就可以到达安全地带了。可这时,他回头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想也没多想,他转头向回跑,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就在这一瞬间,三四米高的砖墙“哗啦”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

    20多个小时后他才被救出,当晚高烧近40度,在昏睡中他突然扬起双手,呢喃着“我抓住她了”,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如果能救而没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和陈浩一样,9岁的林浩也有着超出年龄的勇气和担当。

    地震前林浩在映秀镇渔子溪小学读二年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我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我就转身把她背出去交给校长。后来我又爬回去,又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

    林浩的讲述很平静,却让无数七尺男儿潸然泪下:9岁男童的肩膀何等稚嫩,竟然为两个同样幼小的生命挡住了地动山摇。

    “叔叔,谢谢你们”

    看了孩子们的故事,有人曾经撰文:“他们几乎失去了整个世界,但是永远不会失去未来”。因为他们不仅尊重生命、勇敢坚强,他们的心里还装着别人。

    北川11岁的女孩何亚军,在被埋的50个小时里,100多次后仰为同在废墟中的同学喂水,由于磨压导致右小腿皮肤坏死面临截肢。但是当面对前往医院的探望者时,小亚军在白纸上写下了大大的“感谢”。

    一个满脸是血的男孩,在地震发生10余小时之后,终于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救出,当他被放在一块蓝色的木板上高高抬起之时,这个男孩艰难地举起了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这一刻让全世界动容。无数的人在孩子高高举起的右手下泪流满面。从此他在国人心目中有个新名字:敬礼娃娃。

    敬礼娃娃叫郎铮,仅有3岁多,被救起时已经在废墟下压了10多个小时,这对一个年龄如此幼小的孩子来说无疑太残酷了。但是,就在救援战士发现他的左小臂已经骨折并为他包扎时,他竟然冒出了一句“叔叔,谢谢你们”!

    “为了死去的同学,我们一定要坚强活下去”

    “全班60名同学,仅有10人活了下来。”

    这样的描述,在过去的10多天里并不陌生,但是对于王倩来说,这句话却成了生死约定。

    灾难来临的时候,王倩正在上化学课,同学们甚至都来不及躲到桌子底下。

    王倩右脚皮肉撕脱,一个脚趾坏死,一个个好友葬身废墟……这不仅是现实,也成了她每天的噩梦,每次梦中惊醒后,她都会大哭:“我的同学都没了”。

    但是王倩并没有被打垮,几天前,在医院的王倩和幸存的同学联系上了,他们互相鼓励“要坚强,要养好病”,最后他们约定:“为了死去的同学,我们一定要坚强活下去!”

    10个幸存的生命带着60颗生命的种子继续活下去,这样的约定有着怎样的分量?

    绵阳的小枫也肩负起了一个沉重的使命。

    绵阳九洲体育馆安置点,10岁的小枫穿着写有爸爸名字的T恤,从地震第一天起走遍了整个绵阳。

    小枫在绵阳上小学,他的爸爸妈妈在北川工作,“15日我的妈妈被救援部队救起,但是谁也没有我爸爸的消息”。

    于是,10岁的小枫开始了漫长的寻父之路。

    几岁、十几岁的孩子几天内迅速的长大了,他们没有被灾难和悲伤压倒,反而以十倍、百倍的力量站了起来。他们不仅为自己活着,也为那些跟他们一样曾经美丽的生命活着。

    “六一”就要到了,耳边又响起了每个“六一”都会被唱响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

    这个“六一”,歌声会格外响亮。

    (本报记者 樊未晨编辑整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