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日
星期
记者来信

为了孩子,请年轻妈妈
放缓外出打工的脚步

本报记者 樊未晨 谢湘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02    [打印] [关闭]
    “有些新妈妈在孩子不足半岁,甚至孩子刚刚出生一个月就出门打工了!”在近日召开的“健康宝贝课堂热线”大型公益活动的年度工作会议上,这句话使与会代表触动颇深。

    湖北省老河口市妇联干部赵遂玲反映说,目前老河口市共有留守儿童1万多名,其中有不少是双亲均不在身边的低龄儿童,不少婴幼儿不仅无法享受到母乳喂养,连最基本的营养需求都难以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向全世界的母亲倡议:对新生儿最初6个月实行纯母乳喂养并坚持哺育24个月以上。虽然我国的生育保障政策早已做了相应调整,国家企事业单位女职工的产假由以往的56天增加到4个月甚至6个月,但目前整体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邓丽介绍,200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显示,在儿童纲要“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环境”等领域的18个主要指标、53项支持性目标中,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等11项尚未达标。全国妇联同期发布的《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也反映了同类问题:因幼儿科学喂养知识宣传普及不够,20%婴儿吃母乳不足半年。

    由于城乡差距短时间还难以消除,加上经济压力的驱使,许多年轻妈妈在孩子生下不久便又匆匆踏上外出打工的路程。因而如何实行科学优生、科学喂养,真正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农村。

    近年来,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研究表明,0~6岁是人的一生中大脑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身心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情感、行为、语言、认知等方面发展的敏感期。如果婴幼儿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将给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那些忙着外出打工的年轻妈妈们确实需要好好算算手头的几笔账——

    首先要算健康账。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奶粉,最容易使年轻人产生错觉,以为那就是时髦,那就是婴幼儿的优质食品。事实上,与经过一系列工业化过程生产的奶粉相比较,纯天然的母乳才是适宜婴幼儿成长的最佳食品。能让孩子在早期阶段多吃几口奶,传递的不只是母爱,也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下最重要的基础。

    其次,要算经济账。打工为什么?挣钱。挣钱为什么?养孩子。这个简单的算式,显示的是经济逻辑。不知另外一种算法有没有被注意到:母乳是无价之宝,同时也简便易得,吃几只家养的土鸡,配之以新鲜的瓜果蔬菜,乳汁便会日复一日产生出来。如果掏钱买奶粉,一袋奶粉少则七八元,多则几十元,孩子每天张着嘴要吃,累计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般经济条件的农村家庭肯定吃不消。再加上目前农村市场还不够规范,一些不法商贩在劣质奶粉上大做文章,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孩子。

    两相比较,其结果显而易见:母乳哺育比较打工挣钱买奶粉喂养孩子,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来看,都要划算得多。

    还有一笔账不能忽视,那就是孩子的成长发展账。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养育断奶”和“教育断奶”的双重问题。有些年轻妈妈以为,多挣些钱就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她们可能没想到,母亲对孩子婴幼儿时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缺位,就很可能错过了孩子成长的某些关键期,同时也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有些缺憾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面对那些因为喝了劣质奶粉差点失去生命的大头娃娃,面对幼儿那些渴望父母关爱的眼睛,我们很想对那些准备匆匆离家的年轻妈妈们说:为了孩子,稍稍放缓一下外出的脚步吧,放弃了对孩子最初的责任,可能就放弃了他们的未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