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日
星期
“不抛弃,不放弃”

绵竹两矿工被困19天后获救

陈翊 潘其武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02    [打印] [关闭]
    6月1日上午10时10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飞行服务队一架编号为B-BHRM的直升机降落在四川民航广汉飞行学院机场。机上载着的,是两名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困19天的绵竹矿工——51岁的米成福和45岁的刘洪坤,两人被空降兵迅速背出机舱后,送上了救护车。

    5月28日上午,抗震救灾指挥部从一名被营救者口中得知,在绵竹清平乡可能有3名川龙有限公司的矿工被困在磷矿生活区。“他们有米有水,只是受伤都很严重,自己怕是出不来了。”

    指挥部随即派出直升机进行了两天的艰苦搜寻,直到5月30日才找到了这两名矿工被困的大致位置。指挥部决定派人进行落地搜救。

    “还有被困的人?”一直在执行搜救任务的空降兵某部特种大队接到任务后,经过简单研究,派出了一连连长李磊,带领刘立辉、刘建强、许选生3名战士组成的救援队。

    5月31日,搜寻工作进入了关键时刻。上午9时20分,一架载有李磊等4名空降兵和两名部队人员的直升机向矿工被困位置飞去。两名机长是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的冯宝贤和胡伟雄,由于语言问题,交通运输部救捞局的飞行员金浩负责机长与塔台、指挥部的协调交流。

    10分钟后,直升机到达城墙岩上空。4名队员从飞机上沿索滑降至地面,李磊打量了一下四周地形: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山顶塌方后形成的一条乱石嶙峋的道路。对照手上的地图,判定方位后,按照这几天搜救积累的经验,迅速做了分工。

    在李磊与刘立辉搜救的途中,巨石、树木横亘,有时踩着一松动,脚底一滑,腿磕在大石上就钻心地痛。但想着被困的矿工,两人咬紧牙一步不停地向前走。

    翻过4座山,两人终于到了矿工被困的山脚下。按照线索提供者的描述,3名伤员所在的工棚,应该就位于这座海拔达2400多米的山腰里。

    站在山脚,两人大声呼喊:“有人没有?有人吗?”他们的呼声在山谷回荡着。

    山腰,在空地上休息的两名被困矿工刘洪坤、米成福听到了呼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洪坤右小腿骨折无力动弹。被救的狂喜让肋骨受伤的米成福忘记了剧痛,他站起来,对着山下努力回应着。但他虚弱的声音被山下河流声掩盖了,李磊和刘立辉没能听到。

    还好,此时从对讲机中传来许选生的呼叫:“连长,我是许选生。我看到了!有人在山上!有一个人……”

    听到真的还有活着的被困者,李磊和刘立辉也很兴奋。面对山高路陡,两人发挥在部队练就的攀爬本领,紧密协作,你从下面推我一下,我在上面拉你一把……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爬上了山腰,找到了受伤的两名矿工。

    看到两个军人上来了,两名矿工高兴得笑个不停。李磊和刘立辉询问了他们的情况后,给他们简单包扎了伤口。从他们口中得知,另一名与他们同时被困的矿工黄定容,由于伤势过重,已于13日死亡,遗体就在隔壁的工棚里。他还告诉战士们,两人这10多天全靠吃点米饭活下来,后来水没了,就用毛巾沾着旁边一个臭水沟的水在嘴唇上湿润一下。

    此时,由于近20天没有得到救治,米成福还能勉强站起,而刘洪坤则已无力行走了。李磊当即用对讲机跟刘建强、许选生联系,叫他们赶快上来。等两人赶到后,4人协力将米成福和刘洪坤往山下运。李磊和刘立辉轮流背着重伤的刘洪坤,刘建强和许选生轮流扶持着尚能行走的米成福,6人花了3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山下。

    回到机降点后,他们与指挥部联系申请直升机救援。1个小时后,直升机仍没有飞来,指挥部告诉他们:雾气太大,派出的直升机无法悬停,已经返回,请前往数千米之外的另外一处机降点,直升机第二天早晨过去救援。

    此时已是下午4时,4名队员遂继续背着矿工向另一处机降点转移。下午6时,到达了第二机降点。

    晚上,由于不知道第二天是否能被救出,李磊和3名战士将随身携带的水和干粮发给两名矿工,然后捡来树枝,生起一堆火,把雨衣铺在树枝制成的担架上,让两名受伤矿工睡觉。其他人围坐着休息。

    “这是我度过的最艰苦的一个夜晚。”刘立辉说,他们没有帐篷,到了晚上特别冷。更可怕的是,不仅附近山上不时有石头滚下来,而且一整晚满山遍野都是叫声,有时像狼嚎,有时像狗叫。“来之前,听别人说这里晚上还有黑熊出没。我们带了两把砍刀,连长安排我们轮流站岗,每两人一组。大家最多睡了四五个小时。”

    由于得到精心照料,第二天两名矿工醒来时,已感觉神智比前一天清醒了很多,他们开始与4名官兵聊天。

    米成福说,自地震后,他还从来没有这么踏实地睡过觉,每天晚上都担心余震。

    “我被你们背在背上时真感动,就是想哭。如果不是你们,我这辈子都见不到家人了……”刘洪坤说。

    两人都说,在近20天时间里,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就是想着家里的亲人,想着家人不能失去自己。

    按照既定计划,新一轮的营救行动于6月1日上午8时打响。8时23分,在天气情况并不理想的情况下,“美洲豹”直升机按原定计划起飞救援。经过1个多小时的满怀期待后,他们终于在10时09分载着两名矿工成功返回。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