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日
星期
征文选登

从震灾信息透明看变化

■赵柒斤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02    [打印] [关闭]
    当四川汶川县遭受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袭击时,人们对信息的极度饥渴立即凸现出来。信息成了大灾大难中最珍贵的生命线索;信息成了此时此刻公众最宝贵的镇静剂。

    当人们在第一时间从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各种现代传媒获取准确、透明的震情和救灾情况后,焦灼、惊惶的心安静下来。是公开透明的信息让我们的心与震区的同胞贴得更紧;是公开透明的信息让我们被废墟下那些坚强的人们所感动;是公开透明的信息让我们赞美那些冲锋在前的救援人员;更是公开透明的信息一下子拉近了世界与中国的距离。

    当大量来自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图片、图像以及文字等信息将人们面对灾难时的真情实感展现给世界时,当救援人员和灾区所面临的险恶环境展现给世界时,当那些抢救现场的动人画面展现给世界时,不仅让全国人民的心紧紧跟随这些准确的信息跳跃、奔跑,也深深打动着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让世界人民走近了中国。因为地震不只是中国的敌人,而且是全人类的敌人。

    与32年前发生的唐山大地震相比,那时的选择沉默也许是善意的,既没有及时公开灾情信息的胆略和思维,也没有及时准确公布信息的条件和资源。父亲曾告诉我说,那时没有电视、网络、手机,他们获得唐山大地震的主要渠道是靠挂在门前定时播放的“公社小喇叭”和时隔四五天后才送到的报纸,无法像现在这样通过现代通讯技术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晓震区真实情况和救援情况,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是封闭的。因而,那时大家心里都非常恐慌,各种谣言也像插上了翅膀四处忽悠,人人都惶恐和害怕。说起这些,父亲不禁流了眼泪。是啊,正因那时没有开放的思维和公开的信息资源,才使得大家对国家对人生缺乏了信心和力量。

    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公布信息,这充分反映了是改革开放彻底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思想,使公民意识进一步强化;中国以更加从容、泰然、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