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日
星期

特殊党支部:为受灾群众撑起一把温馨的伞

本报记者 董伟 闵捷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03    [打印] [关闭]
    成都市温江区的天府花城是抗震救灾的安置点之一。1100余名来自汶川、都江堰等地的受灾群众生活在这里。天府花城安置点有一个临时党支部,成员来自四面八方,而且人数不定。因为成立了党支部,所以有了许多温暖的故事。

    “有什么事您说一声”

    临时党支部成立之时,来自都江堰岷江水利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朱玲在援助中心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临时党支部书记。“在这种时候,一定要让受灾群众听到党组织的声音。”朱玲说。

    每天,支部成员们早晚巡视每个房间,与受灾群众谈心,安慰老人、照顾小孩,提醒大伙儿注意清洁卫生和用电安全,组织大家阅读活动室里的书籍和报刊。虽然这些事情很琐碎,却给安置点平添了温情。

    “你们家来了几个人?受灾情况怎么样?”“吃饭没有?现在饭开过了,吃点方便面行不?”“活着的人还要坚强地活下去,只要勇敢地战胜灾难,相信明天会好起来……”党员王旭说,“每天两次的巡查都是跟群众拉家常、关注他们的身体和情绪有无异常变化。看似平常的巡查制度,却能起到稳定人心、安抚受灾群众的作用。”

    与此同时,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与125名驻安置点的党员志愿者一起,与受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特别是对受灾老人、儿童实行“一帮一”。“有什么事您说一声!”成了党员们的一句口头禅。

    特殊时期更应多尽责任

    5月22日起,一个身影经常出现在搬运物资的现场,他叫郭光勤,是汶川县三江小学的老师。灾害发生时,郭光勤疏散了学校的学生,到安置点后主动承担工作,并加入临时党支部,履行党员职责。“我心里很清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带头为群众服务。”郭光勤说。

    5月26日,在公平援助中心安置点,已有61年党龄的83岁老人马桂香庄严地交纳了“特殊党费”。“虽然我也受了灾,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天,温江区抗震救灾援助中心天府花城临时党支部和树人中学临时党支部举行了“过专题组织生活、交特殊党费”活动。18名党员自愿交纳了自己的“特殊党费”,中共温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良明当场向全体党员一一颁发了区委组织部精心制作的“抗震救灾特殊党费”证书。

    活下来就要好好活

    5月28日上午,温江区就业局带着4家企业的人员来到安置点内现场招聘。在人群中,记者看到从汶川县映秀镇来的一对夫妇,一起来到了招聘现场填写应聘表。而在两天前,夫妇俩还处在悲痛当中。

    地震发生后,夫妇俩在映秀镇银杏村的房屋全部垮塌,一家8口人只有他们两人和他们年仅一岁多的女儿幸存下来。女儿患了肺炎,一直在华西医院治疗。5月26日,夫妇俩住进了这个安置点。

    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朱玲带领党员志愿者更加关心这一家三口。等夫妇俩安顿下来,党员王旭就来到他们的房间和他们拉起家常,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重新开始生活。在第二天早上开党支部会议时,党支部书记把几家企业要来招聘员工的信息告诉了与会的党员。散会后,王旭找到这对夫妇出主意,孩子可以放在安置点的幼儿园,你们可以放心地出去打工。

    在党员的发动和组织下,当天就有30多位群众报名应聘,他们还坐着温江区就业局安排的专车到工厂参观。接下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接受培训后就能上岗。

    “爱心在抗震中汇集,党员在党旗下凝聚。党员在,核心就在,力量就在,希望就在。”特殊党支部书记朱玲说。

    本报成都6月2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