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释疑
导流槽口,为啥要留道坝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总工程师杨启贵说,唐家山堰塞湖有大型水库的库容,却没有大型水库的坚固稳定的坝体,也没有与之配套的溢洪道,一旦水位上涨至坝顶,产生漫溢,将造成堰塞体溃决的危险。“好比人身上的血管,堵塞后会形成血管瘤,越来越大,如果不手术就有危险。”
在唐家山堰塞湖坝上施工作业,正如疏通堵塞的血管的手术。所谓“手术”,就是在坝顶开挖一条水渠,等到湖水涨到导流槽时,巨大的堰塞湖自然会把“肚子”里的水倒出来。
为什么会在导流槽和堰塞湖水之间,留下大约40米不会开挖?
他解释说,经过勘测,那里全是松动的泥土。其作用有二,一是当堰塞湖的水位达到明渠上游的高程时,漫流会逐步带动泥土向明渠下游冲刷,这时中间恰好有一块大岩石,可以阻挡水流的速度,也不至于形成巨大的洪水,造成溃坝和右岸的山体滑坡。
另一点作用在于,由于明渠的高度会低于堰塞湖水位,在泄洪前,留下的坝体形成落差可以将明渠冲刷得更深,降低导流槽水高程;同时也是施工安全的保障。
冲刷继续进行,明渠就会逐步形成,危险的堰塞湖就会实现泄洪。“下游也就安全了。”
“导流槽泄洪只是漫流,将会很平缓地进行。”他还说,堰塞体最高点和最低点垂直高度相差40多米,如果不开挖导流槽,湖水上涨后首先会从右侧垭口沟槽过流,逐步淘蚀并最终导致溃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