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这位著名的伊朗电影导演,生活的半径一直以来围绕着首都德黑兰,与偏远的柯盖尔原本并没有什么联系。
1990年6月21日凌晨,柯盖尔所在的伊朗西北部发生里氏7.3级地震。而这个名叫柯盖尔的小镇,正是他上一部作品《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拍摄地。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52岁的阿巴斯开着一辆黄色轿车前往灾区。他要寻找的是上部电影的两个主人公——巴贝·阿马布和阿默·阿马布,他们是两个小男孩,当时生死未卜。
“他们可能去德黑兰看球赛了。”随行的儿子布亚这样安慰父亲,“那天可是巴西队和英格兰队比赛呢!”
但随后的一幕幕场景,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到处是断裂的墙壁和倒塌的房屋,以及失去亲人的伤心的人们。一位老太太哭喊着说:“我一家16口人全被压死了,剩下我一个老婆子干吗?”另一个老妇人在家里收拾堆满杂物的地毯。“除了做这个,我还能做什么?”她同样成为孤家寡人。
而这只是沧海一粟。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4万人死亡,50万人无家可归,是伊朗有记录以来破坏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
但愿孩子们安然无恙,阿巴斯念叨着拿出《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电影海报。他逢人便问是否见过他们,可惜始终没有确切的答复。与此同时,通向柯盖尔的道路布满了裂缝,阿巴斯的探访之路随时面临着危险。
这位导演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并时不时地给路人搭把手。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顶着瓦斯罐和水壶等生活必需品,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挪动着。
仍然没有消息。
终于遇到了来自柯盖尔的灾民。“简直糟透了。”一位幸存者描述道。他扛着个大布袋,两眼充满了血丝。虽然通过电影,他认识两个孩子,但并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
至少,不确定还意味着希望。年幼的布亚放松下来,在废墟中奔跑玩耍。他看到不远处,一个小伙子正在安装电视天线。
“我说,大家都在为地震心痛,你为什么还要在这里扶天线!”阿巴斯有些不满。
“我也在地震中失去妹妹和三个外甥,可有什么办法?世界杯足球赛四年一次,不能错过。”小伙子回答得理所当然。
“那地震还40年一次呢!”
“但生活还要继续啊!”年轻人依然笑眯眯的。
或许这番话让阿巴斯有所感悟。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自己最初只看到了灾难,并没有看到生活,“直到看到那些山和树都还在它们原来的地方,而人们正试图从地震的停滞中摆脱出来。最后,这些不幸就很快被埋葬了,死亡也仅仅是生活继续的一个符号。”
在他的镜头下,灾难中心并没有想象中的惨烈和震撼,甚至没有出现一具尸体。恰恰相反,郁郁葱葱的绿色铺满画面,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场景。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们,没有太多凝重的悲伤,而是对自己的幸存充满感恩。
一位穿着西服衬衫的男子在地震中失去了60多个亲人,可他并不打算推迟计划中的婚礼:“我恨不得马上把爱人娶回家,开始新婚生活。我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好好享受生活,因为下次地震来的时候,说不定我就死了。”
这对情侣照旧结了婚。在新婚第二天,他们找到一处废弃的民居作为新房;直到第三天,他们领到一袋西红柿充当救济粮。
“就当做是喜宴吧!”阿巴斯露出久违的笑容。
这位导演终究没有忘记自己出发的目的,开着轿车消失在一缕阳光中。翻过这个山坡,就是柯盖尔。“(虽然还没有找到孩子),但发现了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阿巴斯这样解释故事的结尾。
半年后,这段经历被如实搬上荧幕,名字叫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