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的日子不好过
事实上,国内科学家们今天遭遇的一切,国际同行也经历过。类似的风波在德国,在俄罗斯、美国都曾沸沸扬扬。
本报记者查阅全球互联网最大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发现,爱思唯尔近年因定价过高而饱受指责,一些大刊的售价高达1.4万美元,远超平均水平。
国际学术界不断提出对抗策略,以改变被出版商“挟持”的困境。
批评者主要是图书预算无力负担书价的大学。
200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术委员会在一份决议中,就以爱思唯尔为出版商代表,批评那些“与它们的教学科研价值相比价格不成比例”的期刊。委员会还“强烈建议全体教员,尤其是高级教员,不要为漫天要价的出版商和期刊投稿、编辑或审稿”。
2004年,康奈尔大学停订了大约200种爱思唯尔期刊,决定不再打包购买该公司的产品。因为此前订阅的930种爱思唯尔期刊,不到学校订阅期刊总数的2%,却耗费了170万美元,占总期刊经费的20%还多。
针对爱思唯尔价格政策的类似指导方针与评价,也在其他一些学校获得通过。维基百科列出的,几乎都是世上最不缺钱的名校——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共10所分校)和杜克大学。
国际图书馆学联盟等机构,2005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要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正视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对全球发展带来的威胁。
2004年8月,一份公开信发往美国国会,敦促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实施关于开放研究成果的议案,让接受公款资助的研究项目在网上公开成果。信末的签名者,是25位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后院之火”也烧到爱思唯尔。不合理的价格政策,惹恼了旗下著名期刊的编辑——他们兼具科学家身份。1999年以来,陆续有顶尖期刊的编辑委员会集体辞职。
最早辞职的是《逻辑程序设计杂志》的全体50位编委。在长达16个月抗议爱思唯尔的定价之后,他们选择离去,并在一家较低价格的出版社创办了新杂志《逻辑程序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的一幕发生在2003年。著名期刊《算法杂志》的编委会集体辞职,创立了《算法汇刊》。
最令爱思唯尔“受伤”的一次辞职可能发生在2006年8月10日:力主降价未果后,数学界顶尖期刊之一《拓扑学》的编委全体递交辞呈。他们投身伦敦数学会旗下,另组《拓扑学杂志》,该刊订价远低于《拓扑学》。
2008年,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宣布,将历史悠久的《高等师范学校科学纪事》从爱思唯尔手中收回,不再交由该社出版牟利。
本报天津6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