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5日
星期

心手相连

——重庆爱心家庭争领灾区孩子共度“六一”
本报记者 朱丽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05    [打印] [关闭]

    6月3日清晨,重庆市渝中区实验二小门前,来自北川的6名老师和41名中小学生结束了为期5天的“特别六一”之旅,就要离开重庆,返回绵阳。

    临行前,10岁的李敏给自己的爱心家庭留下一封信,这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悄悄告诉记者:“叔叔阿姨对我太好了,我没什么可以给他们,就想到给他们写封信,信封是我自己做的。”

    41个孩子与自己爱心家庭的小伙伴紧紧相拥,久久不愿放开,爱心家庭的很多家长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不少家长已开始相约暑假去北川看望他们。

    中国科学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校长申继斌率领孩子们向送行的老师、家长和学生敬礼,他豪迈地说:“感谢大家!我相信我们会有更美好的家园,等我们的新北川建成后,欢迎大家到北川来作客!”

    想认个孩子回家,可不可以开后门?

    请部分灾区孩子到重庆来过“特殊六一”是由本报驻重庆记者站发起的,得到了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移动通信公司、西南大学、渝中区实验二小等多个单位的支持。

    “你愿意接一个北川的孩子回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过节吗?”当重庆晚报发布了这则消息后,中国青年报驻重庆记者站的电话很快被打爆了。下午4时,报名的家庭已经超过500个。

    热心市民打来电话仔细介绍自家小孩的情况,希望自己能被选中并领一个孩子回家过“六一”。甚至主城区外的长寿、壁山、綦江等区县的热心市民也打来电话咨询,还有没孩子或孩子已经成年的市民也打来电话咨询。有些市民希望能给小朋友买点东西送过来。

    一位姓史的年轻妈妈,丈夫在北川参加救援,她带着7岁的女儿独自在重庆过“六一”儿童节,希望能领一个北川的孩子一起过节;一个7岁的小女孩打进电话说:“阿姨,我可不可以接个姐姐回家?”一位当地媒体同行给记者发短信说:“一个同事一大早就给我打来电话,想认个孩子回家过节。能不能开个后门?拜托了!”

    爱心家庭怎么分配令人头痛

    渝中区实验二小有1500多名学生,学校专门制作了卡片让学生带回家,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没想到第二天竟收到1000多个家庭的反馈意见,要求接北川孩子回家。

    很多家长的留言非常恳切。二年级五班张涵蕴的家长在留言中写道:“感谢学校组织了这次活动,让我们的孩子能够近距离地与灾区的儿童手牵手,真实地感受他们的生活,也许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只算一般,但我们却有3颗真诚的心;也许我们的居住环境不是花园洋房,但我们却有着对灾区儿童无尽的爱,真诚地恳请学校能给我们这次机会。”

    三年级二班唐渝杰的家长还附上了一份详细的活动安排,比如邀请相邻的3至5名儿童开展“我自信、我坚强、我快乐”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乘坐轻轨游动物园等。最后恳切地说:“活动安排供学校参考,请求圆我们全家人的心愿,让我们也献一份爱心。”

    实验二小校长马嘉说:“那几天为了爱心家庭怎么分配,我特别头痛。家长们的热情让我难以拒绝。”

    每个人都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5月29日晚,从老师和孩子们抵达重庆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感受到这座山城的热忱和温情。

    晚餐在有着“重庆外滩”之称的南滨路陶然居酒店进行,全国政协委员、陶然居董事长严琦站在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得知老师和孩子们要来,严琦马上着手准备。此前,她已捐出30万元,要在灾区建一所希望小学,她派出的数十名员工正在北川等地为受灾群众做饭。

    晚餐后,在实验二小的10余名老师和宏信软件公司3名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带领下,老师和孩子们到南滨路上欣赏美丽的夜景。无奈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阵雨。一辆公共汽车停在了路边,让老师和孩子们上车,将大家送到了驻地门前。

    刚下车,雨下得更大了,老师们只好招呼孩子们躲到路边的一家粥店。粥店还在营业,一下子涌进数十人,顿时显得有些杂乱和拥挤。但店主丝毫不介意,赶紧叫人搬来几十张凳子,招呼老师同学们坐下,盛来姜汤让大家喝。

    窗外,雨在不停地下;室内,大家围成圈,玩儿起了击鼓传花。被点中的羌族女孩赵新梅唱起了家乡的《酒歌》,所有的老师和孩子都跟着唱起来,悠扬的歌声吸引了店内员工和就餐客人的驻足观望。

    一个30岁左右的小伙子对实验二小校长马嘉说:“我很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可是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开了一个网吧,孩子们可以去上网。”

    听说这些孩子来自北川,重庆市动物园、方特科幻公园给孩子们全部免票,还安排了专门的导游,把最好的项目介绍给孩子们。面对感谢,所有人都说:“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5月31日,星期六。听说孩子们要来参观重庆移动生活科技馆,该公司一位副总经理的父亲、70多岁的老人带着一个大箱子,早早地来到公司门口等候。前一天,他和老伴用了一整天的时间采购了41份学习用具。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先生在地理科学院等候孩子们,75岁的老院士含泪告诉孩子们:“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正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我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是四川人民收留了我。现在你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孩子们向院士爷爷深深地鞠了一躬。

    要让爱心像涓涓细流一样流淌下去

    在西南大学与心理学专家座谈时,中国科学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教师王刚法说:“我很怕影响以后的工作,我都不愿意回到那个让人伤心的地方,我很怕这种情绪会影响到学生们。其实很多孩子玩儿起来的时候,内心都有深深的恐惧。”

    在北川的孩子到来之前,爱心家庭的家长们专门到学校参加了座谈会,就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了解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位家长表示,即使孩子们回去了,他们也会与孩子们保持联系,他们要让这种关爱化作涓涓细流,一直流淌下去。

    一个爱心家庭孩子的干爹王先生给记者写来邮件说:“今天和诗宇的爸爸通了电话,基本了解了他们父女的状况,由于户口不在北川县城,目前还得不到安置,还要在帐篷里继续住下去。其他问题都不重要,最要紧的是诗宇的读书问题。”

    他说的诗宇,是地处北川老县城的曲山小学二年级学生,她的哥哥和母亲都在地震中遇难了。

    王先生说,他是不久前刚刚回到重庆的,虽身为重庆人,但对很多地方并不了解,诗宇的读书问题让他焦急却不知所措——诗宇如果来重庆,该去哪儿读书?爸爸不在身边,她该怎么办?

    晚上,王先生打来电话,说他一位开摩托车配件厂的朋友愿意让诗宇的父亲过来工作,并为父女俩提供住宿,这样诗宇就可以到重庆来读书了。

    本报重庆6月4日电

    照片:6月3日,重庆一位曾在四川北川参加救援的志愿者的5岁儿子赶到告别现场,向北川希望小学校长赠送了一幅自己画的画:《帐篷学校》。本报记者 朱丽亚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