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0日
星期
在线调查

93.9%公众对志愿者救灾行动满意

本报记者 谢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10    [打印] [关闭]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总能看到青年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共青团十六大前夕,本报和腾讯网联合实施了一项题为《你对年轻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满意吗》的在线调查。截至6月9日晚8时,有4363人参与的调查显示,93.6%的公众对志愿者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

    “不亲眼看到,你想象不出志愿者报名的那种场面。”团德阳市委副书记王超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德阳市各大医院开始接收伤员,当地志愿者协会马上派出以前登记的志愿者参加服务。第二天,志愿者指挥中心成立,通过电台、短信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没想到四面八方的青年像潮水一样涌来,把市委大门挤得水泄不通。最多的时候一天有5000人来报名,负责招募工作的同志忙得嗓子全部失声。

    与此同时,网络上也涌现出多个志愿者群体,随着灾情的加重,网上网下的志愿者数量也越来越多。

    面对青年高涨的热情,从1993年便率先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迅速做出反应和部署。

    5月13日一大早,团中央书记处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团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随后,团中央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团组织迅速行动起来,采取组建青年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组织团员青年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广泛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等工作。

    很快北京、上海、广东、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团组织纷纷行动起来,根据救援工作进展程度和当地特点,有针对性地招募不同背景的专业志愿者,对其志愿服务进行有效的领导和协调。

    截至6月2日16时,仅四川省团组织已接受114万名志愿者报名,派出志愿者14.4万人赴灾区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提供了逾111万人次(不含献血志愿者)直接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这或许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志愿者行动。”四川省红十字会于建玮主任看到办公楼前每天都挤满流着泪请求到一线的志愿者感慨地说。四川省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团四川省委副书记谭红杰表示,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要按照党政统一部署和灾情需要,有组织、有力度、有秩序地开展。

    调查还显示,共青团对青年志愿者的有效组织和人性化管理给广大公众也留下了深刻印象。23.2%的人对团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开展卫生、医疗、心理援助等服务感到最为满意,高居团组织在抗震救灾中开展的多项工作之首。

    地震发生后,震区很多青少年行动起来,积极自救和救助别人,“可乐男孩”、“敬礼娃娃”等青少年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勇敢和乐观打破了不少人对这代人的印象。调查中,有89.6%的公众,对“80后”、“90后”在震灾中的表现感到“满意和钦佩”。

    有专家指出,在此次救援过程中,“80后”甚至“90后”以绝对的数量优势,撑起了志愿者的半边天。这些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人,身上具备更多的公民意识和时代责任感。通过志愿服务,他们对国情民生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的才华和爱心也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同时,也从中领悟出人性的光辉,体味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本报北京6月9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