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只是爱国主义象征
日前的一则新闻,很好地说明了人们对屈原存在的认识误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称:应该和小孩子讲一讲屈原是怎么回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童芍素称:端午纪念屈原表达了人们对爱国诗人的崇敬之情,这种价值被世世代代的人们所认同,也生发出了诸如爱国、爱民族等精神内涵。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廖可斌称:端午节有慎终追远和爱国主义的含义。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陈振濂称:屈原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至死不渝。(《钱江晚报》6月9日)
在所有这些学者的发言中,无一例外都只是强调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事实上,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教科书中,也往往是把屈原定义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因此,一提起屈原,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爱国”。但实质上,屈原不只是“爱国”,他更引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是他的“民本”情怀。
屈原的“美政”理想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在屈原的著作里,人民的疾苦,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主题。譬如,屈原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讲到“民”的问题。“哀民生之多艰”、“相观民之计极”(《离骚》),“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所倾诉的含意是,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体察民生的艰辛,要以观察百姓的疾苦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要解决百姓的苦难。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他一心向民,建议不分贵贱,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修明法度,严格按法度办事。在封建社会里,这些提议无疑得罪了权贵,权贵们为保自身利益,处处打击屈原,使之遭到奸佞的排挤,最终被流放到汨罗江边,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投江而亡。可以说,屈原之死,不仅仅是因为国家的破灭,也是因为其民本理想的破灭。
在专制时代,朝廷对屈原的推崇,自然只会推崇他“忠君报国”的一面,而会努力淡化其“民本”思想。但是,在提倡人民共和、民主法治的当今时代,我们不能再把屈原简单地等同于“爱国主义诗人”,不要只强调他“爱国”的一面而疏忽其“爱民”的精神。毕竟,“爱国”与“爱民”既有联系,更有区别。郭沫若说,屈原“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真理和正义”,这也是把“爱人民”、“爱国”、“爱真理和正义”三者并提而非混为一谈的。当然,在屈原身上,这三者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但是,三者毕竟还是各有侧重。现实生活中,片面强调“爱国”而忽视“爱民”,很容易把人们引入到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上去,这反而是有害的。
端午节既然要纪念屈原,就应该更加全面地了解屈原的精神。让这个节日更好地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民生,将使这个节日更加富有时代新意,更好地体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