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7日
星期
最古老羌寨遭损,数百件文物被毁,许多非遗传人遇难

羌族文化震后濒危

本报记者 文静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17    [打印] [关闭]
    “发生在汶川的特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家园被毁,也使很多文化遗产遭到重创,特别是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羌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毁灭性劫难。”日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呼吁社会各界紧急开展地毯式调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

    羌族人口现有30.61万人,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本次“5·12”特大地震重灾区茂县、汶川、理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

    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汶川县最大最古老的羌寨萝卜寨100%的房屋被破坏;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数被毁,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所幸的是,最具羌族特色的建筑——碉楼和羌寨,如理县的桃坪羌寨,只有3座著名的古碉楼出现裂缝,楼尖部分垮塌。“桃坪羌寨古碉楼有1000多年历史,这次大地震后建筑群仍然完好。”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说。

    李绍明建议,对羌族物质文化遗产如历史文物、古迹等,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加以恢复和保护,同时要加强防震技术。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也指出,碉楼建筑的工艺技术很神奇,要深入进行调研,把这一技术传承下来。

    羌族文化的核心——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更让专家学者感到万分焦急。

    北川文体局原副局长罗胜利谈起大震后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几次哽咽。他说,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文化和熟知羌族技艺的传人遇难,这很可能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因此后继无人,羌族文化面临灭绝威胁。

    “如果羌族的文化没有了,这个民族也就消失了。”冯骥才说,包括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汶川刺绣在内的很多项目,都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对羌族文化进行系统整理,羌族文化就受到了摧毁性打击。这个打击不仅是对羌族文化,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打击,是对民族生命的打击。”

    冯骥才说,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大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大部分又不在城市里。虽然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损毁可以进行修复,甚至可以重建,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失、传承人没有了,民族文化的根脉就断绝了,就永远没有办法衔接上。

    中国文联研究员、国家非物质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建议,中国民协应尽快组建一个包括四川民间文化学者在内的,由中青年民间文艺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等组成的调查采集小分队,前往遭到大地震破坏的羌族居住地区进行非物质遗产的抢救性采录和收集。收集采录的范围除了访问、记录、录音、录像等手段以外,还应该保护民众生活中常用的民俗文物、民俗实物,像经书、唱本等。这些东西不及时收集采录,将会在今后大规模重建中继续消失,造成历史的遗憾。

    罗胜利希望重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现在我们对羌族文化很重视,2005年国务院批准北川成立民族自治县以后,县里在财力很紧张的情况下建立了羌族民俗博物馆,共登记羌族民族实物500多件,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展览地震就发生了,征集的实物已经埋入了废墟,包括羌民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挑花刺绣等。现在北川农村受损的房屋很多,应该马上组织人员在交通恢复以后进行征集。尽快在灾民修建新房之前,把值得保存的东西征集起来,保存在羌族博物馆。”

    据了解,一支由历史学家、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古建筑专家、民俗专家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组建的调研队已成立,近日将赶赴灾区实地调研,记录、整理羌族文化遗产,全力寻找通晓羌族文化的传承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