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9日
星期

揭下那些贴在80后身上的标签

顾伯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19    [打印] [关闭]
    汶川大地震,让人们在残酷与无情的大自然灾害中,看到许多催人泪下的事迹。其中“80后”和“90后”们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感恩和爱心,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有人惊呼,以“80后”、包括部分“9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是没有想到的;有媒体专门发表评论:革命精神后继有人,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从这些口吻中,仿佛对“80后”、“90后”年轻人的表现,压根儿没有想到的,是意外的惊喜。

    这使我想起了很多时候,许多人喜欢把出生年代当作是否成熟、自立,有没有责任感和爱心的标准线。对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总有一种质疑的心理,给他们贴上颓废、自私、另类、叛逆、没有责任感等标签。

    “80后”这个词最早诞生于何处已无从考证,但应该是“50后”、“60后”的人们创造的。在社会的大概念中,“80后”似乎与独生子女、小太阳、自私、叛逆等关键词紧密相连。然而,现实生活中,出生在各个不同年代的人的表现,并不完全像有些人预见的那样。那些下过乡、吃过苦的人,有时也会做出让人汗颜的事,犯一些低级错误。相反,有些年轻人,在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时候,总是义无反顾,披坚执锐,令人肃然起敬。在这次地震中,灾区学生的行为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简单地用年代划线分人,容易失之粗疏、看不清每一代人的本来面目,把握不了他们的主流。

    诚然,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精神成长的资源,它可能来自前代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也可能来自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环境熏陶。两者同样重要,共同构筑着人们精神坐标的轴——继承与发展的纵向和横向。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生活在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深深留下那个时代的烙印。五六十年代生人的长处,在于他们吃过苦,加之他们经历了社会上许多的风风雨雨,使之精神坚强,这是其优势。而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90后”,处于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经济让世界为之瞠目。幼儿时未曾尝过物质匮乏,少年时感受过科技进步,青年时代又迎面西方价值观,这都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去,也体现到这些年轻人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来,与五六十年代的人出现了所谓的“代沟”。

    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具有当时社会特征的精英,有摆脱不了的时代烙印。社会生活的存在总是多元、多层次的。我们不必为一些年轻人身上出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而耿耿于怀,甚至于提出这样那样的担忧,认为他们无法担当重任。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德说:“社会就是模仿。”在民族精神和社会导向的激励下,当代人的发展一定会从无意识、不自觉、外在、表面的“模仿”变成有意识、自觉、内在、深刻的“模仿”,这就是文化精神的功能。要明白,只有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才能贯穿古今,千年不变。因为,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模式,起到“生活教科书”、“精神教科书”的作用,并深深地感染和教育着中华民族的广大成员。同样,社会的某种导向一旦形成并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所遵奉,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到民族成员的心理、观念之中,成为行动的指南针。只要民族精神得到不断传承,社会导向正确先进,一代代年轻人身上虽然出现了一些时尚性陋习,但改变不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总体趋势。

    明白了这些,就应该认识到,对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用出生年代进行划分,既不科学,也无用处。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既有反映当时社会环境的优点,也印着当时社会问题的不足。历史上每一次灾难,既是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新生活的平台,也是思想进步的良机。特大地震发生后,对于年轻人的教育和引导,我们又该有哪些启示和反思呢?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