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9日
星期

大爱无疆 中华同心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捐助和救援汶川地震灾区纪实
新华社记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19    [打印] [关闭]
    山崩地裂,同胞罹难。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让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深深感到一种十指连心的痛……

    手足骨肉,亲情拳拳。

    无论在香江两岸、濠江之畔,在台湾海峡的彼岸,还是五大洲的各个角落,华夏子孙的赤子之心越千山,渡万水,汇聚在遭受苦难的地震灾区。爱心在传递,力量在凝聚,大家不分彼此,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香港:爱心涌动

    这是一座用爱砌起来的城市:当灾难的信息传到香港的时候,人们在惊愕、悲痛的同时,也迅速行动起来。

    “5·12”大地震发生的当晚,香港特区政府在第一时间表示,尽最大努力救援地震灾区。第二天,行政长官曾荫权向立法会申请3亿港元的紧急赈灾拨款。

    与此同时,香港700万同胞在震惊和悲痛之余,迅速展开了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赈灾行动。爱心在香江涌动:在港岛,在九龙,在新界,随处可见为灾区募款的捐款箱。商贾名流也纷纷捐款:李嘉诚在捐出1.3亿元人民币后承诺,将无偿帮助四川境内因为此次地震而断肢的灾区群众安装假肢,并无偿提供给不能行走的人每人一张轮椅。邵逸夫捐出1亿港元援建灾区学校。荣智健捐赠7000万港元……

    演艺界人士行动起来了。15日深夜,200多名香港艺人齐聚香港电台,共同录制了香港赈灾主题曲《承诺》。6月1日下午,来自内地和港澳台的艺人在香港举行持续7个半小时的“马拉松”式义演——演艺界“5·12关爱行动”大汇演,为汶川大地震受灾同胞募捐3000多万港元。

    “苗圃行动”发起“川流不息,以校助校”行动,发动全港中小学募捐,以“一对一”方式援助汶川地震灾区学校;民建联推出“户对户家庭援助计划”,以香港家庭为单位,向四川受灾家庭提供援助。香港出版总会发起“一书燃希望”赠书筹款活动,将捐款用于为四川地震灾区购置图书,为灾区临时校舍以及日后重建的学校提供支持……

    截至6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已累计向地震灾区捐款超过22亿港元。此外,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处、香港红十字会等机构还为灾区募集了大量急需的救灾物资。

    香港同胞在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同时,还组织多支搜救及医疗队伍奔赴灾区前线。

    5月14日一天之内,香港即有3支搜救及医疗队伍出发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出发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对救援队员们说:“你们代表香港广大的市民,肩负着将香港人的关心带到灾难现场的使命。”

    继这3支队伍之后,香港飞行服务队也于5月17日抵达灾区协助救灾。这支专业救助团队从进入灾区的第一天起,就忙着用直升机运送伤员、搜救山区被困民众、运送救援物资……在灾区奋战的20多天里,香港飞行服务队不畏艰险,共出动26次,救出96名灾区民众,运送119名救援者前往灾区。

    “参与国家的抗震救灾行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有需要,香港飞行服务队愿意随时再赴地震灾区。”在回到香港后,飞行服务队总监陈志培说。

    对于香港同胞的无私奉献,灾区人民刻骨铭心。“作为四川人,我要对香港市民鞠个躬!”中国射击奥运冠军张山的话,道出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澳门:倾城解囊

    汶川地震牵动着澳门民众的心。

    这座仅有50万人口的小城,不分政府民间,不分种族宗教,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贵贱,几乎倾城解囊,展现出全城一心、倾力救助内地同胞的深情挚爱。

    地震翌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即宣布:特区政府拨款1亿元人民币,澳门基金会拨款1000万元人民币,“全力支持内地救援四川地震灾区工作”。

    震后不到24小时,近300万澳门元的善款就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汇聚到中央政府驻澳联络办;一个多月来,中联办共向地震灾区转交捐款2.05亿澳门元,澳门红十字会筹集的赈灾善款善物总值超过8000万澳门元。

    澳门企业也纷纷解囊。新濠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捐出1000万澳门元,澳门航空派出最大的飞机,两度赴川转交澳门民众捐献的救灾物资……

    地震发生以来,赈灾募捐活动从未停止。从粤剧曲艺总会发起的粤曲筹款晚会,到兰艺会发起的国兰、洋兰义卖;从短短两小时筹得3600多万澳门元的“澳大‘粽’动员”,到一夜募得6000万澳门元的渔人码头慈善晚会……

    5月23日,一支由20名志愿者组成的澳门特区政府医疗救援队飞抵四川地震灾区。医疗救援队中的志愿者们分别来自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和镜湖医院,包括10名医生和10名护士。

    在灾区期间,澳门特区政府医疗救援队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骨科、肾内科、手术室、急诊科、普外科和内科等科室为灾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此外,他们还前往灾区一线巡诊,并和当地医务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表示,澳门医疗救援队队员的敬业精神、高超医术、严谨作风和谦虚态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6月10日下午,澳门特区政府第二支医疗救援队及随行的一批医疗物资乘包机抵达成都。队中共有来自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及镜湖医院的11名医生和10名护士。他们一下飞机立即赶往地震灾区南充进行医疗救援工作。

    澳门市民在地震灾难中给予灾区人民的爱与关怀,书写了澳门与内地同胞心手相连的感人诗篇。

    台湾:两岸同心

    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台湾同胞一直高度关注灾情,岛内各界莫不慷慨解囊,自发地捐款捐物援助灾区。其情其景,感人至深。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纷纷来函来电表达关切和慰问。

    仅仅在灾难发生后的两天内,台资企业及个人便向地震灾区捐款累计达5.6亿元人民币。截至5月30日,台湾各界向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及各有关地方台办捐款或表达捐款意愿累计约人民币7.8亿元,另外还有大批救灾物资。

    岛内各界都在迅速行动!捐赠赈灾催生出一幅幅令人感动的画面。

    5月18日晚在台北举办的“把爱传出去”赈灾募款晚会,现场开放123条电话线路接受捐款,至少300位台湾艺人、名人轮番作为志愿者接听捐款电话。持续4小时的晚会共募得善款2.27亿元新台币。

    为援助四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一场名为“两岸同心,重建家园”的主题晚会6月5日晚在北京举办,广大台商、台资企业和台胞在晚会上为灾区捐建128所学校,款项共计6400万元人民币。

    “无情的漆黑,你需要我来陪。别忘了我会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坚强面对。因为我相信,再大的苦难也会过去。美丽的风景,我们一定能再找回。同胞的情谊,哪里能被震碎……”台湾知名艺人高凌风专为此次震灾所创作的这首《震不碎的心》,道出了两岸同胞震不碎的情谊。

    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台湾,有着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汶川地震发生后,岛内民众不仅慷慨解囊,更积极地提供搜救和医疗援助,两岸同胞心相连、手相牵,共同战斗在救灾第一线。

    台湾红十字救援队5月16日下午从台北飞抵成都,次日即开始在地震重灾区绵竹市以及汉旺镇展开搜救。这支由11位消防人员、9位台湾红十字组织成员及1条搜救犬组成的救援队,不惧危险,一丝不苟地用探测仪搜寻废墟下的生命迹象。这支救援队创下了台湾民间首次组织救援队参与大陆救灾的历史。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精良的仪器、丰富的经验,更是台湾同胞对大陆同胞的深情厚谊。

    就在这支救援队返回台湾的同一天,台湾红十字医疗队一行37人又于5月20日下午抵达成都。他们不曾休息片刻,一下飞机就直接携带着重约2.5吨的医疗器械及药品,赶赴重灾区德阳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从5月21日到24日,医疗队不顾余震险情,一次次以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高超的医疗技术为灾区人民进行救治,共计诊治476名受灾群众,对数十位老人、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施行了一例气胸手术、两例骨折手术和一例头皮缝合手术。

    两岸同胞在灾难面前互相扶持的感人篇章,将永载两岸关系的史册。

    海外侨胞:血浓于水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天裂了,去缝起,手拉着手,生死不离……”5月31日,来自华盛顿地区各侨团的500多名代表聚集在白宫南侧的大草坪上,为灾区人民祈祷祝福。晚会的最后,8个华人艺术团体联合表演了百人大合唱《生死不离》。

    从美国、加拿大到巴西、乌拉圭,从英国、法国到塞尔维亚、俄罗斯,从南非到赞比亚,从科威特到巴基斯坦,从日本到马来西亚、菲律宾,从澳大利亚到新西兰……全球华侨华人以各种形式捐资赈灾,帮助灾区同胞渡过难关。

    意大利普拉托中文学校举行了一场“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的募捐活动,孩子们捐出了10到100元欧元不等。一位孩子对媒体记者说:“我是中国人,灾区小朋友需要我们的帮助。”当天,这所学校600多位小朋友共捐出了1万多欧元。

    5月18日,伦敦唐人街的中央区域搭起了小舞台,一场义卖义演活动在这里举行。侨胞们在台上演出,义工们端着捐款箱在台下的人群中穿梭,十几位年近八旬的侨领与捐款的人们握手言谢,暖流充盈着华埠。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侨办于5月13日紧急启动的“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迅速得到了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响应,当天就收到捐款捐物6850万元人民币。截至6月1日,全球华侨华人通过“侨爱工程”、中国驻外机构、中国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以及涉侨部门等各种途径,为抗震救灾捐款捐物11.33亿元人民币。

    “只要我们不倒,山还会绿,地还会秀,失去的家园还会再建起!”海外侨胞发自肺腑的慷慨陈词和救助义举,正是全世界中华儿女骨肉连心、血浓于水的明证。

    综合新华社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