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3日
星期

铁肩担道义 真情铸文章

——献给大震中的新闻工作者
新华社记者李斌 隋笑飞 廖翊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23    [打印] [关闭]
    那一刻,地动山摇。

    那一刻,无数支队伍从四面八方向灾区集结。其中,有一支以笔、摄像机和照相机为“武器”的特殊队伍——新闻记者。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全面报道,深入报道——那一刻,无数新闻人奋勇争先,冲锋在前,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及时、准确地向全世界传递灾区的声音,展现了一幅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感人画卷,唱响了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不畏艰险、顽强斗争、敢于胜利的主旋律,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快快快,新闻记者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冲锋在前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大地震发生。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17分钟后,新华社发出第一条有关地震的英文快讯。两分钟后,简明消息发出:“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第一张有关地震的照片、第一张受灾现场的照片……在新华社新闻工作者的努力下,一个个“第一”在不断诞生。

    距离新华社几公里外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内,一片忙碌景象。很快,工作人员经多方求证,确定了震级、震中等关键信息。15时,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15时零5分,央视第一次电话连线重庆台记者,报道重庆遭遇震灾情况;22时,央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开始在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同步并机直播……

    从5月12日至6月20日,人民日报共有近70位记者奔赴灾区一线,发回大量新闻稿件、图片、言论,对抗震救灾进行全方位报道。特别是5月16日开始在第5至8版推出《抗震救灾特刊》,开创了人民日报历史上为突发公共事件创办特刊的先河。

    12日15时零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

    从报纸到电视台,从全国性媒体到地方性媒体,一场罕见的新闻战斗打响了!

    新闻媒体以最快速度滚动播出,快讯、目击、连线,号外、特刊、特别报道,紧急情况下可以调动的一切传播手段,媒体大都突破常规做到了。

    第一时间到达,最快速度接近现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履行记者的天职与使命——

    向灾区突进,正在南京的新华社军分社记者徐壮志全力以赴向重灾区赶,5月14日上午10时30分,他从汶川县城发回了文字和图片报道,这是地震发生后新闻单位关于汶川县城最早的报道……

    向灾区突进,在珠峰呆了一个月之后刚回到拉萨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在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反应是:我得去现场!经批准,5月13日,这位两岁儿子的妈妈挤上了震后拉萨飞往成都的第一班飞机……

    向灾区突进,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随行的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总理抵达灾区的文字、广播快讯和电视画面……

    向灾区突进,成都电视台记者杨涛在父母及众多亲属情况不明的情形下,以最快速度奔赴绵竹灾区,到达绵竹后,才得知自己的哥哥、姨妈一家六口全部遇难。他强忍内心的悲痛继续完成了采访,并进行了现场出镜报道……

    向灾区突进,在地震发生后,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频率的孙静不顾余震危险,坚持进入还在摇晃的直播间主持节目,并在电波中告诉听众她目前所处位置和最新事态发展情况……

    向灾区突进,许多媒体的记者,文字也好、摄影也好,纷纷背起行囊出发,一个共同的目标——地震灾区……

    向灾区突进,从北京到上海,从电视台到报社,许多新闻单位的新闻记者纷纷请缨,要求到前线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大灾面前,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从灾区往外逃,这时,新闻记者和解放军、武警战士一样往里面冲……从各路进入地震灾区的新闻记者,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趟水路、过断桥、踏泥泞、攀山崖,奔走在废墟之上,辗转于震区各地,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震情、灾情迅速传递出来。灾难的触目惊心和一次次零距离地直面死亡的残酷,让他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奋战在抗震救灾报道第一线的新华社记者,表现出了极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无畏无惧、不怕牺牲,哪里有灾情,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新华社记者的身影。

    地震发生后,汶川与外界失去联系。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组成了一支特殊的记者“敢死队”徒步进入汶川。“敢死队”的三名记者,踩着半尺深的稀泥,在泥石流滑下的山石中像壁虎似地爬行前进,几次险些掉下山崖,他们用4个小时的时间走完了5公里的山路,历尽艰辛,终于不辱使命。新华社国内部记者朱玉,在听说汶川地震的消息后,就把家里平时准备的野外装备全部收拾好了,放在汽车的后备箱里,随时待命。她说:“如果这一次我不去灾区,我会一辈子处在职业的痛苦之中。”在接到任务的当天下午,她飞往灾区。她没有辜负领导的嘱托和同志们的期望。短短几天,采写了《献给北川的橘子》《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等多篇笔触细腻、感人肺腑的作品。

    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记者江山5月14日随同成都军区某部徒步急行军,取道都江堰进入此次震中汶川映秀镇,成为人民日报第一位进入震中区的记者,并于当晚发出第一篇震中报道。

    女记者张泉灵是中央电视台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记者的典型代表。在地震发生的头几日,余震最强烈的时候,张泉灵到一个个重灾区进行采访,把镜头焦点对准最令人关注和揪心的道路恢复和生命救助,用自己的声音和画面,向世界传递这场巨大的不幸以及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无比坚强,“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我的祖国”。“有观众说我在镜头里总是那么冷静。其实我也哭过。在镜头面前我努力保持着坚强和理性。不哭,在心里,我始终这样提醒自己,灾区不需要眼泪,灾区需要我们的坚强去支撑,需要我们的关爱去抚慰,需要我们去尽记者的天职。”张泉灵说。

    无论是人民日报、新华社还是中央电视台,都只是众多新闻单位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徐壮志还是张泉灵,也都只是众多新闻记者的一个缩影。在一次次的余震中穿梭——他们在采访中所经历的危险与艰难,常人难以想象:没有道路,他们只能步行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奔赴灾难现场。没有时间睡觉,他们就在疲累之极的时候打个盹;没有地方睡觉,他们就以地当床,以天作幕,枕着山体滑坡的响声入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亮乘坐冲锋舟赶往汶川,行至紫坪铺水库狗脚湾峡谷时,突然遭遇山体滑坡,从数百米高山崖上滚落的巨石砸到江面上,激起冲天水柱,冲锋舟发动机突然熄火,并被水流冲向岸边,他们改用手划桨紧急自救,后被其他冲锋舟救出,幸免于难……

    救人绝不放弃,拍摄也绝不放弃。5月15日下午起,《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于文国虽然脑袋已经感到眩晕,当夜睡觉又极少,但他仍然在16日7时坚持来到映秀湾发电厂宿舍楼抢救两名幸存者王倩和周蓉的现场,目睹了漫长的救人全过程……16日22时23分,他向报社发回了震后映秀镇的新闻照片,题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

    为抗震救灾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废墟中伸出的小手中仍然将笔紧攥在手;废墟前,一位母亲悲痛欲绝地呼喊着……对这样一些照片,许多人过目难忘。

    一张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一段段令人动容的视频,一篇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在这场罕见的大地震中,新闻记者们饱含着对人民的感情,推出了许多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新闻作品……

    全面的报道,深入的报道,真实的报道,打动了许多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产生了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长城内外到世界五大洲,海内外华人华侨捐款捐物,纷纷行动起来……

    全面的报道,深入的报道,真实的报道,为中国新闻界赢得了上上下下的赞誉: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对新闻单位给予充分肯定——不畏艰险,深入灾区,采写了许多好报道,为开展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认为,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给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受众最深刻、最漂亮的印象,就是我们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上,重大突发灾害性报道达到这样的信息公开程度,是史无前例的。

    同样,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中国媒体赢得了国外同行的敬意——

    《澳大利亚人报》说,“记者从四面八方赶到四川”“迅速、准确的官方消息通过新华社源源不断地发布出来,这表明中国的媒体完全具备职业的工作能力。”

    BBC(英国广播公司)5月15日《四川大地震考验中国媒体》称:中央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网络都在第一时间推出四川地震报道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报道速度如此之快引起海外媒体注目。

    媒体不仅在报道——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将全社会的募捐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宣传文化系统最大的一次募捐活动,结束时现场共募集各类款项超过15亿元,创下一次性募捐活动的最高纪录。

    从98抗洪到2008的大地震,一次次突发事件,一次次应急事件,广大新闻工作者经受了考验,用事实雄辩地证明:这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我们坚信,今后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经历大地震洗礼的中国新闻界,一定将以自己的行动,再次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

    据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