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6日
星期

高考落榜生:谁来关注我们心灵的出路

■蔺桃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26    [打印] [关闭]
    6月26日是湖南省公布高考成绩的日子。这些天,陈雨显得格外紧张,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就等着‘第二只靴子’扔下来。”

    今年是陈雨第二次参加高考,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她落榜了。对她来说,过去的一年不堪回首,因为当落榜生的日子实在是“太悲惨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共计1050万名,而全国普通高校共安排招生计划599万名。这意味着,仍然有451万名考生将被挡在大学校门之外。

    对于这451万人来说,他们同样为高考奋斗了一年甚至多年。曾经的艰辛付出与如今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形成了强烈反差,再加上要背负着无颜面对父母的压力,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心理问题。

    当媒体和全社会的目光聚焦在“金榜题名”的准大学生身上时,那些同样寒窗苦读十几年,最终却仅仅“做了分母”的落榜生,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落榜了,最难过的其实是我”

    去年高考成绩出来前,陈雨就预感自己考得不太好,因为“英语垮了”。她没敢告诉家人,爸爸的脾气她是知道的,只好“能拖一天是一天”。那段日子,她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想出门,害怕别人问她考得好不好。

    高三一整年,陈雨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一方面是因为勤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紧张。她本来计划得好好的,等高考结束了,好好补一补这一年欠下的觉。可真到考完试那天,陈雨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身体极度疲乏,可头脑却异常清醒。她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考不上本科,爸爸不会给她好脸色,说不定还要复读。而这,是她所能预料到的各种结果中,最坏的一个。

    坏消息还是来了:陈雨离湖南省划定的二本线差了17分。

    爸爸见到她的第一句话是:“我就知道你在学校又混日子去了。”陈雨没有辩解,她说这一瞬间的否定让她“伤透了心”。除了自我安慰,她只能上网和陌生网友聊天。但是在网络这样虚拟的环境里,她也不敢告诉对方自己是多么痛苦。对她来说,聊天只是为了“转移注意力”。

    填志愿的时候,陈雨想报个大专,私下向已经上大学的表姐请教了很多。但她知道,决定权在爸爸手里。

    报志愿那天,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爸爸没和陈雨说一句话。到了学校,爸爸只选了一个学校就准备走。陈雨在旁边怯怯地说:“可以多填一个志愿嘛。”爸爸抬头看了她一眼,陈雨说,那个眼神,有些悲哀、无奈,更多的是凄凉,她至今无法忘记。那一刻,陈雨决定妥协。

    不出所料,寄予父亲厚望的那唯一一个志愿,还是落空了。就在去复读的前一天,父女俩爆发了19年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一边是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一边是无声抗议着的女儿。陈雨慢慢地收拾行李,心里极不情愿,爸爸看见她磨磨蹭蹭的样子,指责她就是这样懒才会考不上大学。她不敢说话,心里却在争辩:“我没有偷懒,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在父亲的叫骂声中,她坐上了开往复读学校的车。

    说到这儿,陈雨失声痛哭:“我一直试着去理解他,所以我顺着他的心愿去复读,尽管我那么不愿意。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去理解我的心情。落榜了,最难过的其实是我!”

    “为什么偏偏该我倒霉”

    秦丹一直是个骄傲的人,她的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2004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她以超出河南省理科一本线43分的成绩,报考了同济大学。她相信自己“一定能上”,于是只填了这一个志愿。结果,那年同济大学在河南省的招生异常火爆,提档线比河南省重点本科录取线多80多分。

    “落榜了!”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秦丹整个人都是木的。“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偏偏是我!”要强的她看着一个个分数比自己低得多的同学都“走”了,自己考得那么好却无学可上,心里充满了不甘。她第一次觉得命运是那么不公平。

    秦丹躲在房里整整哭了两天,几乎没怎么吃东西。“躺在床上,望着头顶的天花板,心里特别酸,眼泪就像河水决堤一样涌出来。”之后几天,她对着满满一桌子的书一动不动地坐着,她想不通自己“怎么就那么自负,怎么就那么蠢,为什么只填了一个学校”。

    最让秦丹难过的是,“落榜了,怎么对得起含辛茹苦供我读书的父母,我一直是他们俩的骄傲和希望啊。”父母隔三差五就到房间里劝她,还一个劲儿地说:“要怪就怪爸爸没有好好帮你填志愿,孩子你别难过啊。”

    看着形容憔悴的父母,秦丹心里更难受。亲友邻居知道她的情况后,也纷纷过来安慰她,替她惋惜。可别人越是这么说,她就越是自责:“要是我再努力一点儿,就不会这样了。”

    “我的未来在哪里”

    2007年,孟良第二次参加高考。为了能考上个好学校,这次,他从理科转到了文科。

    没想到,努力的结果仍然是失败——连续两次高考落榜,这让天生内向的他难以承受:整整一个星期紧闭房门,只是趁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钻出来拿点儿吃的。

    父母工作很忙,抽不出时间来安慰他,甚至也顾不上关注他。没人知道孟良在想些什么,在干些什么。

    一天,在楼下做小生意的妈妈,忽然闻到楼上飘来一股焦味。她赶紧向儿子的房间奔去。房门还是紧紧地锁着,烟从门缝里冒出来。妈妈赶紧叫来爸爸,把锁砸了,闯了进去。房间里,地板上堆着燃烧殆尽的书籍,孟良面无表情地站在旁边。

    “我的未来在哪里?我还能做什么?”每个落榜生,或许都这样问过自己。很多高考生都和孟良一样,从小到大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上大学。上不了大学,就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价值,过去辛辛苦苦的付出到底有什么用。在自我否定的同时,他们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

    2005年高考后,“假小子”吕微一个人爬上了去广州的火车,在南方兜了一圈,“玩到填志愿那天早上才回家”。知道自己没考上本科时,她不怨天也不尤人,只觉得这是对自己高一、高二不努力的惩罚。

    傍晚回家的时候,家里正好有客人在。伯父把她叫到跟前,敬了她一杯酒:“高中三年,你辛苦了!不管考得怎么样,先喝酒。路很长,人要向前看。”

    伯父的话极大地激励了吕微,她觉得自己在高三后期还是努力了的,只是“醒悟得太晚”,高一高二都混过去了,底子太薄,尤其是数学,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吕微说,如果再给她一年的时间,她一定可以把数学赶上来。“总是要考个本科的,家里的堂哥表姐什么的都是重点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有他们在前面,我更是没有理由偷懒了。”

    思前想后,吕微决定不去读专科了,从头再来,重新备战高考。“既然是自己的决定,我就应该对自己负责,没有理由不努力了。”

    每个落榜生都要面对迷茫

    高考落榜之后,每个考生都会有一段低落、消沉、烦闷甚至痛苦的心理适应期。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这个人生低谷,考生自己又该如何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呢?

    心航路教育网创办人、青少年发展问题专家张丽珊认为,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如果父母将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得之后的失落心理转嫁到孩子身上,只会让原本脆弱的孩子更加不堪一击。正如陈雨所说的,落榜之后,最痛苦、最有挫败感的应该是孩子自己。而父母所谓的伤心,事实上是一种虚荣心的受损。“家长们要扪心问一问,自己的难过多少是基于孩子的感受,多少又是出于自己的人际面子和成就动机。”

    “高考落榜之后,直接受到生涯影响的是孩子,所以父母不能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为孩子选择未来的出路,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张丽珊说,父母应当基于孩子的意愿,帮助他们正确选择未来的出路,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和尊重。这对此时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肯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释高考落榜带来的自我否定及被他人否定的心理暗示。

    迷茫是每个落榜生都要面对的。张丽珊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当你把高考当作人生的新起点而不是终点时,一切就会变得明晰起来。用生命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考,我们就会发现它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极目标。高考失利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认真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把高考放在整个人生中来思考,我们会发现它其实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选项。

    张丽珊建议,要想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再决定未来的方向。是选择复读、读专科、出国留学还是直接工作,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综合考虑家人、朋友的意见,做好人生规划。认知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自主完成,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考生,可以在职业规划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完成。父母自身的经验虽然宝贵,但是相对于孩子的人生还是陌生的,家长们应当尊重科学,也尊重孩子的人生。

    至于像秦丹那样的高分落榜生,张丽珊认为“他们根本没有资格去怨天尤人”。“她的自信是一种非科学引导的自信,她要是真正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的话,就不会这样‘自杀式’地填报志愿。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落榜的学生,应当对此铭记一生,以防止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为保护落榜生隐私,文中考生均用化名)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