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6日
星期

来自震区的“三孤”报告

“新华视点”记者 陆文军 陈二厚 黄全权 熊争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26    [打印] [关闭]

    “还记得家在哪里吗?”

    “就在北川。”

    ……

    夕阳的余晖下,6岁半的杨君豪(化名)歪着头,总是控制不住地将拳头轻轻地打向8岁杨书浩(化名)的肚皮上——5月12日的那一刻,小君豪亲眼目睹了他的父母被砸在了废墟之中……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也把创伤留给了不幸的一群——孤儿、孤老、孤残。

    究竟有多少孤儿有待收养?“三孤”们现在何方?他们将面对怎样的未来……灾难一瞬渐行渐远,社会关注与日俱增。

    地震“三孤”: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

    绵阳市南河路12号,一幢老旧的5层楼房。楼前拉着的绳子拴着醒目的警示——“危房”。惨烈的地震发生后,尚未从危楼中撤离的绵阳市民政局,成了吸引无数目光关注的地方。

    “局里的4部电话被打爆,换了电话也没有用,现在还有两部电话被完全占用,最多隔30秒一个。”绵阳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登竹说,“全是打听和要求收养孤儿的。”

    对绵阳市民政局而言,接电话只是不得不付出的精力。在地震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日子,对地震孤儿、孤老、孤残的“统计、核实、安置”依然是这里最为重要的核心工作。

    救灾福利科工作人员王莉的桌子上,摆着一叠厚厚的表格,登记着每天“最新”的“三孤”人员统计结果——表格中,是一个逐日变化、牵动无数神经的数字:

    5月29日,初步统计的地震孤儿873名,地震孤老1081名,孤残528名。

    6月11日,孤儿218名,“疑似”孤儿180名;孤老55名,“疑似”孤老911名;孤残281名……

    不断的变化中,“震区的孤儿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王莉说。到6月23日为止,在包括北川、江油、安县、平武等重灾县的绵阳市,共统计到已初步确认的孤儿209人,孤老126人……

    不断变化、减少的数字背后,是“三孤”统计工作的步步深入、日益准确,和寻亲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这个数字现在比较准确,因为绵阳的地震‘三孤’主要来自北川、安县、平武、江油等4个重灾县,现在除了北川还有个别乡村道路、通讯没有完全恢复,可能存在统计盲点,其他3个重灾地区统计工作已经较深入、准确,孤老、孤儿的统计数字相对稳定。”王莉说。

    孤残人员的数字也在艰难地核查之中。根据绵阳市残联维权科的范永刚收到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绵阳安县、平武、江油三县的地震孤残人员为15人,基本都在本地安置点进行安置。由于北川伤亡惨重,通信不畅,所以还没有准确的孤残报告。

    “因为目前大量人员在外就医,情况短时期内很难统计,最后的地震孤残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确认。”范永刚说。

    无论是锐减的统计数据,还是民政部门至今紧张地统计、核查,折射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对“三孤”人员的认定,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

    “以地震孤儿为例,父母双亡才算是孤儿。对于那些父母失踪的孩子,要向社会公示,经过一定的时间依然无法找到,才能由公安机关出具认定地震孤儿的证明。”绵阳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登竹说。

    截至24日,四川民政部门已确认的地震孤儿数量为558人,“疑似”孤儿232人;确认孤残数量为1506人;孤老940人,“疑似”孤老857人。其中,孤儿数字比数日前公布的1019人,再次有了明显减少。

    震后“三孤”,身处何方?

    绵阳市区一座小山。转过几个山坡,就看到平地上一排排蓝色板房,这是绵阳八一帐篷学校栖身的地方。在59名学生组成的二年级二班,8岁的杜青(化名)是这个班唯一的孤儿。

    这个留着短发、身材瘦小的女孩,曾在北川刘汉希望小学读书。地震后,因为亲属不同意将她送到山东的学校,她5月21日从九洲体育馆转到这所“新家”。

    在这所帐篷学校,共有数十名像杜青这样的孤儿。

    这不是地震孤儿唯一的“家”。在绵阳市梓潼儿童福利院,8岁的杨书浩(化名)和6岁半的杨君豪(化名)已经比较适应这里的生活,看电视、打乒乓球……“阿姨陪我们玩,还有火腿肠吃。”

    福利院院长张萍说,这里最初安置了30多个地震孤儿,由于逐渐有人认领,只剩下了8个。“君豪亲眼看到父母被垮塌的房屋夺去生命;书浩现在还能背出母亲的电话号码……”

    学校、福利院,都是目前对震区孤儿采取的安置方式之一。来自绵阳市民政局的情况表明,目前对震区孤儿的安置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委托教育部门代管,在学校中寄宿学习——这占了目前地震孤儿安置的很大部分;二是进入儿童福利院;三是跟随亲属就近安排在集中安置点。

    地震的孤老、孤残的境况同样牵动人心。

    从都江堰市驱车近两个小时的泥泞山路,记者见到了在地震中造成下肢残疾的向峨乡孤残人员蒋保明,今年50岁的他正在自己动手修补被震坏的烟囱。

    向峨乡干部罗代强告诉记者:“这样的孤残人员,乡里会尊重他们本人的意见,只要他们愿意,可以随时去福利院、敬老院,但他们大多现在还不想去,生活都有保障。”

    都江堰市副市长王庆说:“目前都江堰统计的地震孤残人员有13个,但大量受伤人员转向外省就医,一时还难以准确统计地震孤残情况。市里已经确定了两家设备最好的医院作为孤残人员的康复中心。”

    “早餐:牛奶、鸡蛋、馒头;午餐:豆腐烧肉、黄瓜肉丁、苦瓜炒五花肉;晚餐:稀饭、馒头、蔬菜”——这是绵阳市社会福利院老人的菜单。

    福利院院长顾洪勤告诉记者:“这次地震孤老大多还是在安置点生活,来福利院的不多,大部分已经寻到亲人被接走。”

    来自民政部门的情况显示:在地震转移、安置等各项工作中,“三孤”人员都享受“优先和特殊”待遇。不但每天能够领到一斤粮,还有20元的生活补贴。成都等一些地方还提高了相关标准,发放给每人三个月一次性的2000元补助。地震发生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来的心理救援志愿者、专家,已进入各个安置点、福利院,帮助“三孤”人员摆脱心理阴影。

    未来命运,牵动人心

    事实上,随着相关确认工作的步步深入,在备受关注的“孤儿”问题上,至少有3个特点已经越来越清晰的显现:

    ——灾区孤儿的社会收养工作短期内尚不会启动。

    “尽管已经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但在身份的确认上现在也只能说是‘初步查实’,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王莉说,只有完全查实清楚,对孤儿的社会收养等工作才能启动。

    “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在10月份之后。”李登竹说。

    ——孤儿的实际数量可能难以满足社会收养的热情。

    李登竹说:“地震孤儿数量可能并不像社会想像的那么多,即使要收养,也要严格按照规定。不但要征求10岁以上孤儿本人的意见,还要根据亲属优先、遇难学生家长优先的原则,然后再考虑社会收养要求,还要考虑就近为主、异地为辅,省内为主、省外为辅的原则。”

    ——孤儿收养将设置“门槛”。

    据了解,针对很多地震孤儿亲属不愿放弃抚养权的情况,民政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孤儿亲属有监护意愿,但生活困难、抚养能力不足的,将给予必要的生活保障,确保孤儿尽可能在熟悉的家庭环境成长。

    针对我国一些企业、团体提出收养地震孤儿申请的,一些地方民政部门负责人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为了对孤儿长期负责,目前不接受这类收养要求。

    据悉,除亲属监护、家庭收养以外,灾区民政部门还将采取家庭寄养、集中供养、学校寄宿、社会助养等多种办法来长期安置。

    对孤儿的照料安置只是此次地震“三孤”未来命运的一个缩影。根据我国各地、各级相继出台的有关办法,孤老、孤残将有机构照料、居家照料、亲属照料、社区照料等4种安置方式。

    在这些可选择的安置方式里,有关部门已明确对资金保障、生活照料、护理康复、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以及文化生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据悉,对于地震造成的孤老、孤残人员,一方面,政府将加大投入,兴建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提高生活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另一方面,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捐资定向资助他们生活的同时,大力推行亲属赡养,积极探索社会人士爱心赡养,签订赡养协议。

    据新华社成都6月25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