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7日
星期

探寻卢森“堡”

王淼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27    [打印] [关闭]
    虽然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卢森堡,但这里安静、祥和的氛围依然深深吸引着我。此外,还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探访卢森堡之所以称“堡”的原因。

    从卢森堡火车站出发,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向老城区,街道两旁巴洛克或哥特式的高大建筑提醒着我,西欧的十字路口到了。我在路边一个小店停下,向老板询问“博克炮台”在哪里?老板开始一脸狐疑,片刻之后,似乎反应过来:“你说的是‘老堡’吧,直走过桥往右就是。”在我转身离开时,老板又善意地提醒了一句:“对了,记得加件衣服,里面会冷的。”看着头顶灿烂的阳光,我暗笑这么好的天气,老人家的身体确实是虚弱了。

    跨过著名的阿道夫大桥走了许久,我始终没有找到炮台或者城堡模样的建筑,于是询问身边的路人。一位老先生停下脚步:“炮台?城堡?哦,就在你的脚下啊。”

    我惊讶地看着脚下,明明是一座桥,哪里有炮台呢?老先生看到我很疑惑,微笑着伸出手:“入口在那里,古堡很深,慢点走啊。”顺着老先生的指向,我终于在一段略显突出的古墙中看到了“博克炮台”的入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文化遗产铜牌介绍着这里的历史。

    拾级而下,温度迅速降低,顺着潮湿的小路,我来到古堡内部。首先看到的是一大片用玻璃地板保护起来的发掘现场,再现了卢森堡文明的原貌。走过脚下的遗址,慢慢进入绵长而崎岖的隧道,每隔十来米,都会有岔路可以通向洞口,从洞口探头望出去,正是深深的卢森堡峡谷。可以想象,这里在古代的确是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公元963年,卢森堡成为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的领地,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阿登家族修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

    继续向前走,我明显感觉到寒冷,这时才后悔没有多穿衣服。就在我疑惑为什么古代卢森堡人会选择在如此寒冷的地方进行防御时,石壁上的一个提示牌回答了我,上面写着:“食物储存处”。原来,阴凉的环境就像一个大冰箱,即使在夏季也能长时间保存食物。

    从14世纪开始,卢森堡伯爵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开创了一百余年的“卢森堡王朝”。同一时期,卢森堡的冶铁业逐渐兴起,这为后来生产大炮、火枪等武器提供了重要原料。走到隧道的后几个洞口,我终于看到了陈列在洞旁的大炮。漆黑的炮身上锈迹斑斑,作为支撑的枕木也有些腐朽了,但是数百年的历史并没有湮没当初的硝烟战火,在由法国和奥地利军事工程师帮助修建的长达20多公里的隧道中,卢森堡人利用这些当时的新式武器,抵抗了西班牙、荷兰等国的多次进攻。

    穿过长长的隧道,我从地下世界回到了阳光沐浴下的古堡遗址,这座于1644年在隧道上方修建的古堡工程结构复杂,并占有绝佳的观察位置。虽然最终于1867年被拆除,但城堡的主体结构依然保存下来,仿佛是为了告诉人们卢森堡之所以被称为“堡”的原因。

    望着山谷对岸飘扬的卢森堡国旗和国旗下为二战阵亡将士敬献的花圈,我感受到卢森堡人对和平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低头俯瞰,草地上由盆景摆出的一句话诠释了卢森堡人的性格:天生温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