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8日
星期

最牛安置房 你震撼了我

萧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28    [打印] [关闭]
    第一次看到居然有这样一栋楼,一栋坐落在重庆南岸区渝黔高速公路桥下的六层“拆迁安置房”:楼顶距离高速桥桥面仅几米距离,每当重型货车从这条繁忙的高速路上通过,楼里的24家住户就像在经历一场地震。(《南方周末》6月26日)

    记得汶川地震之后,曾有人用“救灾帐篷里麻将也照打”,来形容川渝地区人民乐观的性格,笔者还很不以为然。但这次,听着这栋“最牛安置楼”的住户语带调侃地描述那天“狗日的货车,一下子来那么多辆”,眼见6楼的居民张乾寿先生所修炼出的“超凡听力”——凭上方压碾而过的“重低音”与窗户摇晃的程度就可以判断货车的吨位、甚至是否超速……笔者承认了,但这种对川渝地区乐观性格的承认含带着一种莫名的酸楚:实在不能够想象这六年的时间,桥下的住户怎样度过那几千个日夜。

    手头翻出国务院2001年颁布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里面关于拆迁安置的规定虽事无巨细,但遭遇这样的“最牛安置楼”时还是太过粗糙。该条例规定,拆迁人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房屋用于拆迁安置。这条拆迁方对被拆迁人应履行的主要义务之一,却仅仅立足于“质量安全”这一最低层次的居住要求。不得不尴尬地承认,这栋“最牛安置楼”的质量是信得过的,毕竟每日处于战栗中的楼房,在经历的“5·12大地震”之后依然摇曳在那里——尽管这是在“楼房侥幸离汶川还有些距离”这一最不可预知的前提之下。

    在某些决策者看来,那些清一色“下岗,打零工,或领低保为生”的被拆迁户,有“质量安全”这一基本保障已经不错了。至于安置房的周围环境如何,采光怎么样,有没有噪音污染,孩子上学方不方便……对,还有那“头顶有没有足以震动整个居民楼的高速桥”这样的不可知因素,似乎都属于不该有的“奢求”吧。但起码到现在,恐怕没有哪个质量安全测评标准,可以再测出这么一栋“身经百震”的建筑现在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少,其质量是否还足以安全地安置这些被拆迁户?

    在网络与媒体的高调介入中,大桥下的人家据说要搬走了。南岸区政府将以产权置换的方式,把他们集体迁入安置房(这次的速度还是蛮快嘛),但我依旧有理由担心:他们的新安置房,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又会在什么位置?据满腹委屈的南岸区建委负责人称,“还有好多比这更旧更危险的房子”。既然不能强求已经很委屈的官员,那就请媒体把那些“更旧更危险的房子”也给公众展示出来,哪怕做一个“最危险安置房排行榜”来呼吁社会各界帮助也是好的。

    在这个蓬勃向上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同时,那些为城市的飞速发展作出牺牲和贡献的人,最好的归宿难道真的只能是大桥的下面吗?他们那“贯穿着汽车的呼啸和楼板的震颤”的桥下生活,恐怕是对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最大的控诉。6年了,谁才最应该搬进这“最牛安置房”去体验一下那无与伦比的震撼?应该是政府公职人员,那些沉醉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高歌猛进中无法自拔的人民公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